我的桌面上还剩下些什么

前几天发了上面这张图,意在展示一下终于阶段性完工的桌面。有不少尾巴感兴趣,问了我些问题。 大概关于几个方面:理线, 主机,桌上的物件儿,桌子本身,以及求多图。 这个帖子应该能回答大多数问题。我搭这个环境的初衷就一个,能多简单就多简单,最好连线都看不见。

有的人喜欢在桌子上放些文件,书,或者把所有自己觉得有的逼格物件都堆在桌子上。对我来说,当我坐在桌子前,需要足够大的空间, 需要我的专注以及所必须的工具。桌面的常态应该是,我一坐下来就可以开始工作,写码。如果要看文件,就把鼠标放到桌子下面,键盘和显示器往后一推, 把文件拿过来,一蓝一红两根笔,结束的时候标记,归档。玩游戏的时候,就拿出手柄,或者从桌子下面掏出来游戏鼠标, 结束时物归原位。

我的桌面上还剩下什么?剩下那些如果我把它从桌子上拿下去,哪怕片刻之后也会因为需要用到而把它们放回来的物件(或者不好挪 XD)。至于那盆小多肉,也勉强算吧。嗯,就是这么宠溺它。

1. 桌上有啥

我的桌面一般是酱婶儿的。

主机: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配了个有1080 Ti 的电脑其实是为了跑程序。大概说一下,跑的程序需要用N卡CUDA平行运算,而且放在自己卧室,希望绝对的安静,所以就有一张好显卡和水冷。通常用它工作,周末会玩些游戏。关于主机的,咱后面具体再说。

鼠标:朋友送的微软 Arc。挺好用的,日常办公都可以应付,拍扁了还能放到包里。中间的虚拟“滚轮”是平的,“滚动”时有惯性震动反馈以模拟真实滚轮。Win Store 里有对应的程序可以自定义些设置, 比如双击“滚轮”浏览器返回上一页之类的。

键盘: Filco Minila Air。 茶轴。总体来说很爽啦。不过应该是这款键盘发售的时间太早,蓝牙多设备支持比较呆X。必须查找不到目前的设备才会找下一个设备。。。 打算换圣手双模,能热切换设备。 等明年吧,先让钱包回回血。掌托是TB买的,脚垫自己撕下来换成别的了,主要是原来的脚垫太差,桌上一划,两条黑印。

鼠标垫: 铝制的鼠标垫,主要就是觉得好看。另外就是手泥能擦掉,不会沁到鼠标垫里。

Dock:Apple。贵,为了信仰(其实后来也觉得不是很值)。 手机没啥可说的, 三年前的6p。

显示器:Dell u2515h。 挺早之前买的,平常用是足够了, 但是最近看到今年末败家眼可能发pg35vq。。。感觉有点把持不住(如果有钱就买),贼想体验高刷新率的21:9。

显示器支架:没什么牌子,因为不是气弹簧的, 所以选的时候就比较随意,调节高度的话需要拧松螺丝然后抱着显示器上下挪。。。但因为不常调高度,也没什么所谓。气弹簧或者液压的太贵了。

音箱: 如果你这个也认不出来。。。那就真的白在尾巴混了。音质肯定不如传统的2.0 或者2.1, 但是吃饭,做饭,蹲坑的时候可以拿到旁边, 你拿个2.0我看看。如果需要很好的音质,比如玩竞技游戏,我就用耳机,没毛病。

桌面硬盘: LaCie 4T,主要是给Mac备份的, 还有一些“你懂的”,别问, 我也不会说 XD (上面那张图好像看不着)。

多肉:宜家。

台灯:宜家。

上图是桌面形态二。有的时候需要用Mac, 比如用Sketch 3, omni Graffle之类的时候, 就把Mac拿过来。

Mac支架: Rain Design。 为啥用个支架,之前偷懒,直接把笔记本放到桌子上。 因为笔记本太热,下面的桌子烤裂了一条缝。。。心疼得很。 关于Mac的理线, 我有特殊的小技巧。 理线的时候具体说。

Mac:13年的15寸Mac。

Magic trackpad 你们应该是不陌生的。

2. 桌子哪里整的

简单点说:宜家。但是桌腿(Bekant)和桌面是分开选的。桌面从宜家厨房区选了个 186cm x 68cm 的橡木板。 拿到家里自己用砂纸打磨以后,上漆。然后打孔,装腿。

3. 主机

自己攒的主机, 大概一万八RMB这样。大概来说, 硬件配置:Intel i7700k , ASUS 1080ti 公版, Corsair 32GB 内存, 1GB Intel PCIe SSD, 主板 ASUS Z270g.

水冷: 都是EK的水冷件,360mm 的冷排。全套的水冷加起来大概三千五百多RMB。 没上硬管,主要原因是怕漏水和麻烦。曾经想过上硬管,图个好看,但是软管只要水路设计的好,其实也不难看。有的人上软管, 管子在机箱里绕来绕去, 就很丑了。主机默认状态下,显卡超频到2050MHz,不超过40度,CPU也超频了9%,满负载的情况很少超过70度。水冷值不值,对我来说, 当电脑满负荷跑一夜程序, 我能睡个好觉,水冷就很值。更何况这么好看!因为打算上水冷,一开始就选的公版的卡,相对便宜。非公版主要是原装散热器好,超频的话,并不会特别有优势,毕竟显卡是半导体彩票,你买到啥还得靠人品。

机箱:追风者 mATX TG。 总体来说还不错,主要是高颜值。 前置360冷排理论上是可以放得下, 但是得拆掉机械硬盘仓,而且冷排宽度如果超过126mm的就放不进去了。 所以我把机箱前面硬盘仓用手持电动切割机割掉了一些。因为只割了一点点,放冷排的时候还是不得不把机箱上盖拿掉, 把风扇架锯开一点, 然后把冷排垂直放进机箱。但是上面说的锯这割那,装好之后都看不出来。追风者家出的灯条可以连到主板上用AURA统一控制,还是可以的。总的来说:机箱如果上360mm的一体水冷需要动些脑筋,花些功夫。

机箱走线:这个就是“衣柜背面”的故事。一般人看不见,但是自己知道。我花了些时间把后面的线分组捆好,还把水泵的彩色的线用黑色的线套包起来了。

主板: 吐个槽,ASUS Z270G 内存插槽下沿的距离里显卡太近,我加了个Bling Bling的背板, 厚了些,然后显卡就被 。。。卡。。。住。。。了!!!然后我为了让我的显卡保持水平,拿指甲钳和锉把卡槽的下沿剪掉了一点点,大概3mm。 因为内存条的卡扣在上沿, 所以修剪它的下沿并不会影响的内存条的安装,世界和平。

P.S. 如果你对详细配置感兴趣,我可以把具体的单子发给你,把自己邮箱写在下面。

4. 理线

我理线的核心是尽量将电脑周边无线化。 因为其他的线都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藏起来。

我Mac的电源家里有一套(旧得快断了)另一套放在单位(新的)。所以如果带Mac上班的话也不用把电源拿来拿去。平常不用Mac的时候, 电源线,DP线,桌面硬盘的时候就吸在机箱上,理线器良品上买的。用的时候就拿下来插上。笔记本支架平常不用放在书架的空格子上。

机箱后面有两条线:HDMI 和 电源线, 这俩实在是不好藏。。。而且线比较粗很难弯。但好在平常坐在桌子前, 线会被机箱挡住。 那个突出来的是Xbox手柄的无线连接器,平常就插在那里。手柄平常放在书架上, 自己用单位的3D打印机打了个支架。整个理线比较遗憾的一点是HDMI线实在是太短了。。。如果你仔细看的话, 在支架顶端附近有一段HDMI的线。 如果长一点的话,就可以顺着支架从桌子下面绕过去了,因为总觉得会换显示器(应该是幻觉)。。。所以也没有再买长的HDMI。

可能你也猜到了,连到显示器的线除了那根短小的HDMI都顺着显示器支架走到了桌子的下面然后连到各自的接口。 Dock, 台灯什么的线都连到了插线板,插线板放在桌子下方的理线架上。线长出来的部分就用理线带活着钢丝绑起来。 如果从桌子底下往上看的话就是酱婶儿的XD,那个 兜里用来简单的储物:游戏鼠标,Magic Trackpad, 之类的。

大概就是这样啦,么么哒。

【原标题:我的桌面上还剩下些什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