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爸玩车
————————————————————–
谈及汽车,总会有那么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追求原始机械的感受,另一种就是希望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不过到悬架就显得比较统一了,从最初被动悬架的演变,再到如今主动悬架的兴起,都没有过什么争议。
说到底,大家买车之前可能会去纠结一下运动还是舒适的悬架更适合自己。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其实无论怎样都不能满足所有要求。哪怕是凯美瑞的车主,都会忍不住有去Track Day体验一下赛道的想法。
所以可软可硬,能高能低的主动悬架自然就受到欢迎了。从结构形式上来看,目前应用最广的有空气悬架、液压悬架和电磁悬架三种。为了让大家看的更直白一些,特别加入了评分系统。
●最舒适的空气悬架
相比于传统被动悬架,空气悬架是由空气弹簧和可调减震器组成,具有调节车身高低和改变阻尼的能力,是全主动悬架。下地库、上坡、公路、泥泞砂石路面等都适合不同的离地间隙,悬架可按需来调整到最佳,拥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空气悬架还能调节阻尼,例如在过弯时硬一些,得到更好的支撑,正常行驶软一些,过滤掉多余振动。
简单来说,车身高度主要是空气弹簧长度所决定的,向空气弹簧中充入的气体越多就能将车顶起的越高,就实现升降了。目前乘用车采用较多的膜式空气弹簧,具有体积小,易于安装等优点。
至于阻尼,就是决定汽车悬架软硬的因素。目前大部分可调减震器是通过改变连同两个液压缸的阀门面积大小来控制的,截面面积越小,油液就越不容易进入另一边,所产生的阻尼就越大了。但是这种方法调节阻尼的速度要远远慢于电磁减震器,未来将有很大可能被取替。
因为空气悬架的结构更为复杂,所以故障率也要更高。尤其是空气弹簧和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还要不断调整,很有可能造成泵体过热而影响寿命。此外,空气弹簧和密封垫也都是橡胶制成的,一般在6-8万公里就需要更换,不然就可能面临漏油漏气,甚至影响行车安全,这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空气悬架(满分五颗★) |
|||||
舒适性 |
耐用性 |
响应速度 |
调节范围 |
损坏后危险程度 |
易于布置程度 |
★★★★☆ |
★★★ |
★★★★ |
★★★★☆ |
★★ |
★★ |
●负载能力最强的液压悬架
液压悬架最早出现在雪铁龙车型上,就是它的Hydractive系统,至今已发展四代。和空气悬架一样是全主动悬架,同样能做到高低和阻尼的调节。每个车轮都有一个液压分泵,根据分泵向油缸内加注油液的多少来控制车身的高低,阻尼则是通过控制阀门大小来调节。
相比于最高工作压力一致的空气悬架,液压悬架的体积要更小,易于布置。就算油封老化,油液也是慢慢泄露,更加安全。但是液压悬架的响应速度要差一些,变化范围也没有空气悬架大,到一定公里数需要更换的问题仍然存在。
液压悬架(满分五颗★) |
|||||
舒适性 |
耐用性 |
响应速度 |
调节范围 |
损坏后危险程度 |
易于布置程度 |
★★★★☆ |
★★★☆ |
★★★☆ |
★★★★ |
★ |
★★★ |
●响应最快的电磁悬架
与空气悬架、液压悬架不同的是,电磁悬架不能改变高度,只能调节阻尼,算是半主动悬架。有别于以上悬架是靠改变阀门大小来实现阻尼控制,电磁悬架是在减震器油液之中加入了一种被称为电磁液的特殊液体,主要成本是碳氢化合物和微小的铁粒。
正常状态下,金属粒子杂乱分布,与普通的减震器没有区别。如果通电产生磁场,这些粒子就会按队形排列,使油液变得黏稠起来,致使阻尼增加。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还能对阻尼进行精确的控制。
电磁悬架的响应速度是最快的,凯迪拉克所应用的磁流变减震器反应速度可达每秒钟1000次。其实对城市路况来说,电磁悬架已经足够了。不但有着更快的调节速度,可靠性也要更高。
电磁悬架(满分五颗★) |
|||||
舒适性 |
耐用性 |
响应速度 |
调节范围 |
损坏后危险程度 |
易于布置程度 |
★★★ |
★★★★☆ |
★★★★☆ |
★☆ |
☆ |
★★★★☆ |
当前的主动悬架系统大都是通过布置在悬架上方的传感器来判断路况,实际上也是被动得知,所以就算进行主动调节也会出现一定延迟或者失误。想要做到真正的主动判断就需要提前预知路况,一种比较折中的方法是靠前轮收集来的数据来调节后轮,另一种办法就是扫描前方的道路。
奔驰最新的MBC(Magic Body Control)魔术车身控制系统已经可以通过立体摄像机识别路面,经过一系列的数学矩阵计算后,再由中央处理器决定是否对其所配备的液压悬架系统配置进行更改。
宝马魔毯智能空气悬架则是根据摄像头识别路面信息、导航定位了解前方路线、驾驶员辅助系统以及驾驶员行为习惯采集和认定作为调节悬架的参考。和奔驰MBC不同的是,宝马是通过电子机械式稳定杆配合空气悬架来完成调节的。
不过这两个系统都有着同样的限制,摄像头也只能识路面别凹陷和凸起,像浸满雨水的坑就会被无视,而斑马线却很有可能被当成起伏。此外,颠簸振动、雨雪大雾天气、迎面射来的灯光都会直接让系统失效。
未来当车联 彻底实现,汽车会将车轮传感器识别到的每一个地方的路面数据都传递到地图数据库中,达成地图的实时更新。这时的地图就不再只是路 和路况拥堵情况的统计,就连路面的坑洼起伏都会被收集在其中。汽车会基于地图数据和车身的精准定位来做出路况的初步判断,再通过雷达、红外线、摄像头等等多重设备来进行检验和精确调整,最后得以提前预知所有路况,实现完全主动
由内而外 汽车设计正被智能化颠覆
周伟力广州日
是谁,赋予汽车生命?
汽车设计到底是什么?有说,设计给予汽车力量。还有说,设计定义汽车未来。宝马汽车公司前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戈的表述最广为人知,他说:“传说,曾有一位艺术家爱上了自己的雕塑作品,最终用一个吻将作品救活。这就是我的工作——给车生命”。汽车设计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款汽车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能否具备鲜活的生命。
好的汽车设计师能够拯救一家汽车企业于水深火热。如果说彼得·希瑞尔拯救起亚的故事不足以说明这点,戈登·瓦格纳用一己之力将奔驰送上阔别11年之久的“全球豪车老大+中国豪车老大”双料冠军的位置,就足够让汽车行业震撼。更让人惊讶的是广汽传祺,GS4和GS8凭借着高颜值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领军者,助推广汽传祺2017年销售创50.86万辆新高,同比增长37%。
设计带来销量——在欧美汽车市场已经验证通过的准则,现在在中国绽放出强大的威力。传祺、吉利、上汽等2017年中国品牌中的佼佼者,刚好是在设计上最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几个品牌。偶然?一点也不。
崛起-平庸-引领
广州汽车在质疑中走过
广州的汽车工业曾经经历过质疑。多年前,当广州标致项目半路夭折的时候,有人质疑过广州能不能搞汽车工业,当广州本田名扬天下的时候,又有人质疑广州能不能搞自主品牌。
而中国汽车工业的设计也经历过野蛮生长的时代,当时中国本土车企并不重视设计,王传福说,“请些大学生来画,效果也不错”。而李书福则认为,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和两排沙发”。较长一段时间内,尹同跃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用在车型平台的开发上,设计不在他的视线范围内。
2010年开始,本土车企迎来“寒冬”,市场占有率十七连降。痛定思痛,本土车企意识到蕴藏在汽车设计背后的鲜活生命力。在张帆加盟广汽的几乎同一时期,邵景峰调任上汽集团技术中心担任设计总监,前沃尔沃设计总监彼得·霍布里加盟吉利汽车,前MINI设计师何歌特成为当时观致汽车创业团队的一员。
“国家要将汽车工业做强做大,自主设计是必经之路!合资合作做得再大,再好,说白了就是帮别人代工。就像苹果和富士康,富士康是一种活法,但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想做苹果。所以对广汽来说经历过从无到有,经历了质疑,我们不但要做到可以,而且要做到一流,并且以自主品牌作为一种根基。”说起当初的自主设计,张帆仍然记忆犹新,充满激情。
2011年,张帆放弃签约奔驰终身设计师的机会加盟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研究院,担任设计总监。彼时的张帆年仅36岁,尽管有着漂亮的留欧工作履历,但对于当时处于低潮期的广汽集团,也是一场豪赌。
结果证明,赌赢了。在张帆治理下,广汽研究院设计团队已经扩充至300多人,先后推出GS4、GS8、GS7、GS3等完全不逊于欧美日设计的热销车型,迅速提升产品设计品质的同时,逐渐建立品牌形象,确定设计语言,并树立起家族化特征——广州汽车设计也由此完成了从跟随到自主的蜕变。
从过去的“别人家的设计”,到现在重新为自己贴上创造力和革新的标签。尽管有点波折,未来也注定艰难,但广州乃至中国汽车设计重新走到正确的道路上。
由内而外:被颠覆的空间
“互联 的冲击使汽车正在经历诞生131年以来最大的变革。”张帆表示。传统的汽车设计原则是“人服从车”、“由外而内”,即先确定动感的外观,给动力总成、底盘悬挂等“硬件”留足空间,最后才是考虑到人。智能化使未来的汽车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一个人居化空间,这也使汽车设计迎来了一个自内而外的颠覆。
2017年11月14日,广汽研究院“由内而外”设计哲学下的首款概念车——ispace正式亮相。ispace提供可以切换的个人空间和融合年轻需求的趣味化社交体验。ispace个人空间的切换堪称戏剧化,用户可以一键式的完成从驾驶模式到居家模式的切换。在居家模式下:前排座椅后排能够放倒,与后排形成一个平坦的大床;方向盘可以折叠收缩,整个驾驶中控台可翻转180度,变成一个超大的屏幕。
趣味化的交互体验是ispace社交体验的主要呈现方式。在驾驶模式下,车载AI会扮演助手的角色,根据车主的状态(兴奋或者疲劳)变换不同的表情,播放不同的音乐,会告诉车主当前车况信息和路况拥堵情况,让车主及时了解,且做出准备。当车载AI通过智能识别感知到危险,会发出警 ,并提供解决方案。而在居家模式下,会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推荐相应的电影、游戏和音乐。更值得一提的是,趣味化交互体验还可以发生在车与车之间,ispace前脸搭配对话框式的信息拨通系统和情感化的车灯,车尾搭载了社交互动系统,车侧提供具有仪式感的上车体验,通过个人兴趣标签,全面展示用户的魅力与审美。
设计者要有足够想象力
崭新的设计理念将对汽车设计师带来巨大的冲击。张帆认为,未来一个好的设计师要做到“由内而外”,首先要了解新兴人群,知道他们对于车的需求是什么?互联 让人们对于车的需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元,更加的天马行空,设计师需要将这些设计的需求更好地融入到交通工具的设计中去。
其次设计师要有足够想象力和设计能力应对活生生的应用场景。未来汽车设计师除了设计形态,还要设计一种体验。就好像现在智能手机给带来全新体验,不再只局限于通话功能。
设计师:戴着镣铐的舞者
在上海、北京、斯图加特多个城市待过,为什么选择广州?“广州务实求真的城市气息、岭南文化对于豪华奢享的回归本质式的追求,以及广汽集团做自主品牌上负责任的态度,是最打动我的三个环节。”张帆说。
在张帆看来,相比于动力总成、底盘调校、智能 联等部门,由于要紧跟潮流趋势,造型设计师更容易读懂消费者需要什么。这是优势,更是责任,既遵循企业的准则,保持设计的独特性,又要处理好设计和工程之间的矛盾。
“设计师像是戴着脚镣手铐的舞者,无论带着多重的脚镣手铐,还是要跳出一支最美的舞蹈。”张帆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张帆认为,汽车的本质还是一件商品,要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需求,一定是一个平衡与妥协的过程。一方面设计师要保证外观能够符合当下的主流审美观,具备吸引力与冲击力,另外一方面要满足操控稳定性、NVH、安全和“互联 +”等需求。至于设计师所坚守的底线,张帆说,就是气质。“汽车,是有灵性有动感的,汽车的比例姿态,有时就像动物一样,不同的动物是有气质的,汽车也使然。我们不但要创造他的形态,也要把握他的气质,有些形态会被更改,但是气质一定要存在,要保留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气质了。”
邵景峰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设计部总监
设计大咖·说
邵景峰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设计部总监
日系车将“锋锐”玩坏了
锋锐设计,能最大程度体现现代汽车的动感。但在邵景峰看来,日系车将“锋锐”玩坏了,讴歌、日产、丰田、雷克萨斯等品牌的新车都在“锋锐”狂奔,让别人无路可走。无奈之下,其他品牌只能在带头大哥——奔驰——带领下,向着“性感”道路前行,其中就包括荣威和名爵。不过,荣威和名爵并非一味的“性感”,而是在“性感”基础上形成独立的设计语言,即东韵西律。邵景峰表示,东韵指的是东方式的审美,西律指的是国际化的品质,精湛工艺和设计品质。1月22日,上汽发布首张荣威RX8预告图,号称拥有媲美百万豪车的造型与品质。
沃尔夫冈·约瑟夫·艾格 比亚迪汽车造型设计总监
沃尔夫冈·约瑟夫·艾格
比亚迪汽车造型设计总监
注重横向比例
彼得·霍布里 吉利汽车设计副总裁
彼得·霍布里
吉利汽车设计副总裁
挖掘中国传统美
2017年,吉利汽车全年产销127万辆,彼得·霍布里设计的车型获得中国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彼得·霍布里认为,我们身边从来都不缺少美的元素,难的是如何提炼美,并将其转化到工业产品上去。中国汽车应该呈现出具有民族性格的特征,吉利汽车会试图找寻哪些被忽视的中国美,并应用到吉利的设计中去。对于中国文化和元素的探究,彼得·霍布里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
接下来的舞台就是您的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