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讯宿连航道是宿迁市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期工程自开工以来,各项工作都在加速推进,持续保持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潮。
6月8日上午10点,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在宿连航道一期工程军屯河枢纽工程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120余名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奋战在施工一线。
军屯河枢纽工程于2020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工程等级为Ⅱ级,船闸等级为Ⅲ级通航建筑物,设计最大船舶等级1000吨级,船闸规模230×23×4.0(米)。项目团队自主研发边坡监测系统、自走式移动模架,克服江苏省船闸领域最深基坑、最大水头差影响;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办理绿色通行证、高速路口专人接送等方式,确保原材料及时进场,保证了5个月完成全部闸室底板施工、6个月完成全部闸室墙施工,创造了江苏省长输水廊道船闸主体施工纪录。
作为宿连航道单体最大、工艺最为复杂的工程,今年5月31日,军屯河枢纽工程最后一段闸室墙顺利完成浇筑,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小巨人”——自走式移动模架圆满完成了使命,不仅助力项目整体节省工期70余天,还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军屯河枢纽工程项目副经理张金涛说:“我们始终秉持品质工程建设、绿色环保理念,持续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控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顺利完成船闸及闸站主体建设,正在全力推进引航道施工建设。”
作为宿连航道一期工程的重要节点,沭新河南船闸通航标准为Ⅲ级通航建筑物,工程建设规模为 230×23×4.0(米)(闸室长度×宽度×门槛水深),设计最大船舶吨级为1000吨级。船闸工程设计主要包括船闸水工建筑、工作闸门、工作阀门、浮式系船柱、启闭机械、电气工程、房建工程及其他附属设施等。船闸承受单向水头作用,最大设计水头为4.68米。闸门采用横梁式钢质平板人字门型,阀门采用钢质提升平板门型,启闭机采用直推式液压启闭机。
近日,沭新河南船闸上闸首底板宽缝二期混凝土浇筑完成,为墙后土方的继续回填以及后续房建、闸阀门等单位进场施工提供了先决条件。
据沭新河南船闸工作组组长崔岩松介绍,沭新河南船闸的船闸主体底板为控制底板内力,底板纵向设置两条宽缝后浇带,缝宽1.0米,中心间距17.0米。封铰前墙后回填土均应填至设计高程,并对底板持续进行沉降观测。在满足闸首边墩(闸室墙)浇筑完成90天且沉降满足条件后,方可进行宽缝施工。
“我们在宽缝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品质工程创建要求,强化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强调浇筑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细节控制。项目宽缝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着重加强封铰前的墙后井点降水工作,确保地下水位的控制。施工现场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宽缝清理、钢筋安装、混凝土分层布料振捣控制等工序作业均有序可控。”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崔岩松和工人们长期奋战在施工一线,他表示,只有到了现场了解,才能对承接项目细节、工程进度、施工质量等情况了然于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度。
目前,各节点工程稳步推进建设,今年已累计完成投资4.14亿元。沭新河南船闸工程已完成船闸主体施工,正在开展锚地、引航道及跨闸公路桥施工;陆运河船闸工程完成主体施工,正在开展房建施工……
宿连航道一期建设得到了市交通运输局的高度重视,6月5日,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地方铁路办主任刘飞冒着炎热天气深入宿连航道现场进行调研,他要求各参建单位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细化落实目标与进度计划,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不断加强工程质量管控,全力以赴把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紧扣计划目标,宿连航道各参建单位抢抓当前施工“黄金季”,早部署、早调度,及时有效化解前一阶段遇到的用工、物流、原料供应等方面的困难,坚持挂图作业、倒排工期,稳妥有序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各大重点节点项目建设全面开启“加速”模式。(李文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