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上这根“生命线”,只有两国能造好,俄:技术能卖不?

众所周知,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当属它的航母舰队群, 航母作为海上霸主,其地位不容置疑,然而目前仅有9个国家能造航母,好在中国突破了技术瓶颈,成为了能够自主建造航母的一个国家。

然而还有一个比航母更难造的东西,世界上只有两国能造好,其中一个就是中国,而这个东西,就是航母上的这根”绳子”,名为航母阻拦索。

航母阻拦索可以称得上是舰载机名副其实的”生命线”,其作用就是舰载机在降落在航母甲板上时,阻拦索起到高速拦停的作用,在短短数秒内使战机速度从数百公里的时速减少为零,并使战机滑行距离不超过百米,准确降落在航母上,而不至于飞出去。

然而要使这根”绳子”能够承受住高速行驶中的飞机所带来的冲击力,需要用到机械、电气、液压等诸多高新技术,具备较高的硬度与韧性,以及抗疲劳连续工作性能,这也对阻拦索的材质与工艺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在阻拦索领域,美国又是位居第一的宝座,首次安装了重力型阻拦装置,也研发出来第一代液压阻拦索,但中国紧跟其上,在向乌克兰购买回瓦良格号后,中国不仅展开了对瓦良格号的建造与改进工程,使之变成了辽宁舰,另外为了辽宁舰上的这根”绳子”,中方也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在”卖家”乌克兰的帮助下,成功研制出了阻拦索。

2012年11月25日,中国进行了首次舰载机阻拦着舰实验,从舰载机尾钩与阻拦索”拉钩”开始到飞机停下全程时间只有2-3秒,成功完成了这项实验,至此之后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外的第二个能造阻拦索的国家。

其实,中国研制阻拦索之路十分坎坷,众多国家都不认可中国在阻拦索上的技术,并调侃根本不敢用,就连俄罗斯掌握了这项技术却也向中方闭紧了大门,为此我国不畏艰难与质疑,在经过成千上百次的试验之后终于造出了阻拦索。

就连俄罗斯因有技术却质量不过关,不具备造阻拦索的能力,也只能干瞪眼,甚至还想套取我方的技术,转头问这技术能卖不?对此我方自然坚决的回答,核心技术不能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