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山东“米袋子”工程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资料图:2020年山东小麦丰收现场。 陈鹏 摄

在山东莒县阎庄镇,某农业技术开发公司的法人徐建新望着该公司500多亩“蒙上”白雪的麦苗,感叹这茬小麦肯定大获丰收。3个月前,他还在为筹集购肥资金奔波,农行100万元贷款解了这位种粮大户购买有机肥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据农行莒县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秋种期间,农行莒县支行组建了“三农”工作柔性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收集小农户及种粮大户的资金需求,并根据资金需求的额度大小、缓急程度,分别提供最佳的产品解决方案,确保相关信贷服务精准高效。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已累计投粮食种植类贷款1100余万元。

申志勇是山东东阿县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在家乡承包土地2200余亩,发展粮食种植和良种繁育,每年可为社会提供300万斤小麦良种、120万斤大豆良种,种植年收入510多万元,被评为“山东省乡村好青年”。由于今年受疫情影响和生产规模扩大,申志勇流动资金紧张,购买肥料、农药款项是个难题。“农行100万元贷款缓解了我的压力,让我扩大生产的信心更足了。”

同样受到金融助力的还有位于日照市五莲县的山东省农业机械“老字号”企业——五征集团。为加快提供农机设备,助力粮食生产,该集团与其上游企业签订了车架总成、液压制动器、免维护蓄电池等原材料采购合同。但是,受疫情影响,企业还有1亿元的流动资金缺口。当地农行了解到现实情况后,开辟绿色通道,为其成功发放1亿元贷款,为农机生产“扫清”障碍。据统计,今年2月份以来,为保障农机生产,农行五莲县支行已累计为五征集团发放贷款8.25亿元。

作为中国粮食大省,山东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089.4亿斤,比上年增加18亿斤,占全国增量的16%,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