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内功的关键-玉树挂宝衣

宁用膀打一寸,不用脚踹一尺。这是句老拳谚,意思是,臂膀打寸劲,腿脚管吃位。传武没有高腿,起腿半边空。下盘管占位,中盘为主宰,上盘是进攻。古代管武术,也叫手博。武术源于古战场,成千上万人,这种场面,起腿,意味着爬下,再也不起来了。先要保证不倒,才有活下来的可能。腿的支撑和平衡,尤为重要!起脚攻击,不是不行,看在什么场合。既然以臂膀攻击为主,腿的吃空儿,卡位就必须很讲究,且到位。前人用词笼统,有时也让人误会。比如,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不明白的,以为是全靠腿脚进攻,其实会错了意。靠谱解释是,腿脚吃空卡位,手臂破膛而入。这是传武技击风格,充分利用了,杠杆和抛物力,是经典物理学原理。远处看传武技击,像人体大榔头,或大剪子。近处贴身攻击,是传武的优势。现代搏击由于商业运作需要,场面刺激华丽,需要搏击双方,保持一定距离。

习武之人必由之路,内功成就的关键~挂物

挂物,站桩的生理现象。通过站桩,感到两臂,及身体挂上了东西,叫挂物。物是什么?物就是东西,也叫功。挂物即是上功。初练无,最初一站,没有。说一个人,没挂物,就是身上没东西,白的。功夫时间短,挂不上物。练不对路,差之千里。为什么练拳,也叫练架子,出来的东西,要挂在架子上,古人比喻贴切。久练,如土地出秧苗,攀上了架子,枝繁叶茂,长出果实,直到硕果累累。习惯了的架子,得心应手,身体呈惯性反应,功夫深了,甚至想想,都会长功,也就没有架子了,这就是练出了意,真正的意,可修炼身体。不是空想,空想没用。

挂物,就是出东西。体感如何?开始来的,一般都是沉劲,两膀沉沉的,又粗又涨,心潮澎湃,不想放下来。气血贯通周身,体内液压变大。第二来的,是体密。自己一摸,也没怎么用劲,可浑身都是硬的,特别整,如钢板一样,就是体密上身。气血充盈,改善肉质,废物消耗殆尽,从新长肉,这是体密。什么功夫最厉害,就是新陈代谢。人怎么衰老的,新陈代谢衰退了,为什么?元气不足,机能退化。挂物,就是培元固本。其后来的,是浑身剧颤,这种现象,也叫腾膜。控制不住,抖的厉害,甚至牙打颤,这时就要轻扣齿。这是站桩的关隘,放松不管它,坚持不动摇。这是能量由筋往骨子力走的现象。开始,越练越壮实,后来,逐渐气敛入骨,人会变得精悍,很瘦,但精神矍铄,身如野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