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流板:歼-15“屁股”后的隐秘“功臣”
【每点新防务(1077期)·4月28日】:想必细心地小伙伴们早就发现了,在我国辽宁舰和山东舰航母上起飞歼-15舰载机时,歼-15的机身后方都会以一定角度升起一块小甲板,把歼-15的尾部挡得严严实实。而这一块挡住歼-15“屁股”的可升降小甲板,就是“偏流板”。偏流板是航空母舰甲板上的一种保护装置,具有耐高温、耐摩擦和耐腐蚀的特点,其主要作用是在舰载机起飞时保护尾喷流方向上的其他设备、飞机和人员不受高温气流的危害。
其实偏流板并不是航母的专用设备,其有的陆地机场也有装备。但偏流板无疑在跑道长度有限的航母上能发挥更大作用。而且偏流板的适用面很广,不论是滑跃起飞航母、蒸汽弹射起飞航母还是垂直起降航母,偏流板都能很好地保护舰载机起飞时尾部高温气流对人员和其他飞机设备的损坏,从而使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航母上所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
偏流板的“好处”
前面已经提到了偏流板最大作用:保护甲板上其他舰载机或人员安全。要知道舰载机在设计时因为考虑到了要在长度有限的航母甲板上起飞,所以都配置了功率强悍的发动机,现在主流舰载机甚至配置的还多是双发动机。而据测试得知,舰载机在起飞时发动机的尾焰气流速度可高达190公里/小时,超过了普通飓风的风速。
并且这股气流还能喷射出很远,最远可以达到舰载机尾部60米处。所以如果舰载机在空间有限、甲板上人员设备密集的航母上起飞时,如果没有偏流板对舰载机的发动机尾焰喷射方向进行“偏折”的话,恐怕就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与设备损坏。
而我国第一代舰载机——歼-15——无论是在辽宁舰还是山东舰航母上进行飞行训练时,都离不开偏流板的帮助。并且偏流板的机械结构可以快速升起和收回,以免对后面排队待飞的舰载机造成影响。
并且航母上为了保障舰载机实现连续起飞,需要在前一架舰载机弹射作业时,后一架飞机排队等待,因此需要通过偏流板遮挡前一架飞机尾喷流,从而保护下一架排队飞机。各国航母大多配备喷气偏流板,但印度海军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则因为采用左舷斜置起飞跑道,不得已省掉了这里的偏流板,从而忍痛放弃了采用苏-33重型舰载机,只能购买较轻的米格-29K舰载机使用。
偏流板的“弊端”
不论是滑跃起飞、蒸汽弹射起飞还是垂直起降,从发动机喷管出口喷出的高温、高压尾焰都会对金属地面产生烧蚀作用,给装备的维护和保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偏流板因为将舰载机尾部高温气流向斜上方进行了导流,尽可能的保护了后方的设备与人员安全,但近地面区域的气流温度仍然很高,偏流板不同的放置方式会影响高温区域的分布,需要合理划分安全区域。
而经过研究表明:偏流板的偏转角(即升起角)对尾流的导流效果影响较大,太小的偏转角会导致高温尾流影响后方区域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而较大的偏转角则会导致偏流板自身板面温度升高、回流增加等问题,从而缩短偏流板的不间断工作寿命,导致进行大量更换面板与维修时间,对舰载机持续放飞造成巨大影响。而经过理论和实践证明,45°偏转角最具有综合优势,可以在保护人员设备与降低对自身的影响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目前偏流板普遍采用“水冷”对自身进行冷却,像美国海军的现役航母就是采用海水来对偏流板装置进行冷却。而整个偏流板设备则由偏流板组件、运动执行机构、海水冷却系统、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虽然相比航母上其他关键设备来说已经足够简单、耐用,但因为偏流板主要在承担大量舰载机起飞时喷出的上千度高温气体,所以冷却系统就称为整个偏流板装置的核心。
美国现役每艘航母上均装有4部Mk7型海水冷却式喷气偏流板,分别对应4个舰载机起飞站位。目前其正在积极探索研究省略掉海水冷却系统的被动隔热式喷气偏流板技术。虽然山东舰和辽宁舰各自的3个偏流板没有公布采用何种冷却技术,但大概率还是用的较便捷的海水冷却。但这种冷却手段本身安全性不高,苏联时代曾经在航母上测试苏-33舰载机时,因为苏-33制动轮因故障没有及时松开,导致原地苏-33原地双发满功率运转了10多秒,最终高温尾焰将后方偏流板彻底烧穿!
所以未来不管是滑跃甲板的山东舰、辽宁舰,还是平直甲板弹射型的003、004,恐怕都将更换更加安全、耐用的偏流板冷却系统,为这种决定航母舰载机起飞安全、释放强大战斗力的关键系统提供可靠保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