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在广东科学中心举办,很多学生在科学工作坊体验科技的魅力。
广州市科普嘉年华同步启动,未来一周全省将举办500多场科普活动
台风前夕的酷热,挡不住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9月15日是全国科普日。当天上午,“首届广东科普嘉年华——2018年广东省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广东科学中心10周年系列活动”在广东科学中心启动。首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活动为期一周,全省各地将联动举办科普嘉年华系列活动500多场次。
■通讯员 吴晶平 穗科协
广东科学中心 今起闭馆两天
现场
表演秀工作坊 能看能动手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黄宁生在首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省科协、省科技厅等联合创办科普嘉年华,为市民走近科学、了解科学、掌握科学、应用科学、提高科学素质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他还以强台风“山竹”路径预测、地震预测等举例,希望更多小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展馆三楼设置了科学工作坊,展示的主要是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联合实施的“广东省‘馆校结合’科普育人工程”的研究成果,让青少年能投入到科学DIY制作中。科学工作坊有三个活动区域,分别是创意机器人Steam区域、3D打印造物家区域和亲子区域。
“为什么我的机器人不会动?”“为什么机器人不能避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不时地遇到各种问题。现场负责人表示,创意机器人套件深受青少年的喜爱,DIY制作能让他们对知识把握更深刻。
无人机虚拟人 精彩又惊奇
同日,华南植物园也迎来了广州市科协主办的2018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主会场科普嘉年华活动,近万市民进场参加。广州市科协在全市范围内组织290家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校、高新企业、市属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等单位和机构,陆续开展科普 告、科普展览、科技竞赛、咨询培训等系列科普活动共295场次。
30架亿航白鹭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空中排列成“K”“P”(科普)两个字母,随后变成笑脸图像。随后,12个腾讯数字虚拟人siren在舞台上整齐列队翩翩起舞,市民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无人驾驶汽车 试乘受热捧
在广东科学中心展馆一楼门前的无人驾驶汽车体验区,停放着一辆无人驾驶车辆,市民可以参与试乘,每次体验时间为10分钟。
景驰科技把全球总部落户于广州市黄埔区,并在广州国际生物岛设立国内首个无人车常态化商业运营示范点。在今年6月,景驰与广汽合作研发的国产自动驾驶车——广汽景驰GE3完成自动驾驶测试。
体验者李先生说:“开车不用自己掌握方向盘,这是以前不敢想的,由智能系统来掌控方向盘,感觉挺神奇的。”
智能光谱仪 检测食品安全
这个光谱仪由暨南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研发,目前项目正在广州独角兽牧场孵化。该项目的总监陈麒介绍,“国外也有一家做光谱检测仪的厂家,但产品的售价要上万美元。国内的产品则处于样品阶段。”陈麒说,他们正在接洽投资商,有望投产,前期将推广到检测机构。预计3-5年内可推向民用市场,价格也可能降至3000元以下。
面孔
小小发明家:在生活中创造
在广东科普嘉年华上,还有很多“小小发明家”,向来往的市民展示他们的发明成果。
学生代表黄昱铨年仅12岁,来自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正上六年级的他已有两件发明作品。黄昱铨说,自己上四年级时,在新闻中看到一名3岁小女孩因模仿大人拔电源插头而触电死亡。他便开始思考,如何能让插头防触电呢?
在老师的帮助下,黄昱铨和同学陈俊豪发明了可伸缩的绝缘塑料,包住插头金属柱,这样人的手指没机会触碰到通电的金属柱,有效避免了触电的可能。“安全插头”创意发明获得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上五年级时,黄昱铨又发明了“防油满溢出的快灌漏斗”,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在广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场,华师附中的初一学生张天健带来了他的广东省青少年儿童发明奖获奖作品——假肢机械手。张天健的妈妈介绍,孩子从小喜欢玩乐高玩具,有次因为拼不出一个车轴还哭了。因此妈妈鼓励他 了两个编程班,系统地学习。
声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
科普应写进教材,系统化普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