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自行火炮,很多军迷耳熟能详。但是说到自走炮,大家的观点就有了分歧。从字面上,“自走炮”在日本和湾湾就是指自行火炮。而我们这里说的自走炮,不是正式名称,是指带有小型辅助动力发动机、能够自行短途机动的牵引式火炮。
自走炮的英文称为APGH(Auto—propulsion Gun Howitzer),也就是加装辅助推进装置API的牵引火炮。它的本质是牵引式火炮,但又具备了自行火炮机动操控方面的部分特征。自走炮和自行火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火炮。自行火炮是指具有专用动力系统,以履带或轮式车辆为底盘的火炮,最新型的车载炮,严格说就属于轮式自行火炮。
大口径自走炮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曾经一度很流行,特别受一些三流国家陆军的青睐。例如印度,1985年印度土豪以13亿美元总价从瑞典引进了410门博福斯FH-77B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其单价高达313万美元。要知道,当时中国向伊拉克出口一辆69-2式主战坦克的价格才50万美元。
这门博福斯FH-77B榴弹炮配有水冷汽油发动机,能为火炮行进、各液压系统运行提供动力,这使得它从行军状态转为战斗状态,只需2名炮手操作,2分钟内就可完成。是当时亚洲国家所拥有的性能最先进的远程大口径火炮,就是当时的解放军看了这门大炮都要羡慕不已。
博福斯FH-77B榴弹炮采用了39倍口径的155毫米炮管,发射底排増程弹的最大射程为30公里。博福斯FH-77B属于自带辅助动力和液压操纵系统的重型自走炮,安装一台78马力的四缸水冷汽油发动机和液压操炮系统,能够半自动输弹和自动操炮。
博福斯FH-77B榴弹炮作战时的全部操作,例如短距离机动,进出阵地,大架的展开和收拢,高低机和方向瞄准,插入和拔出火炮驻锄,自动输弹和装填,全都由液压装置完成,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其爆发射速高达3发/12秒,而且只需要2名炮手就能完成全部操炮动作。
自走炮的首要优点是进出阵地非常迅速。由于炮兵侦察技术的高度发展,敌方反炮火力的速度非常快,要求已方火炮能在3~5分钟内撤出阵地。因此要求火炮能有较快的发射速度。这样就必须在敌炮火反击之前能发射足够量的炮弹,完成压制任务后还要迅速撤出阵地,转移到新阵地进行发射,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牵引火炮操作笨重、转换时间较长,一般单炮进入撤出阵地需要10~15分钟,难以满足要求。自走炮拥有辅助动力装置,可以很方便快捷地进出阵地,有利于炮兵快速反应作战。
1999年,印巴爆发了卡吉尔雪山战争,印军将博福斯155毫米大炮部署到了海拔5000米的高原阵地,猛轰巴基斯坦军队,火力完全碾压了对面巴基斯坦军队的中国产59式130毫米加农炮。直至今天,博福斯FH-77B榴弹炮也是印度陆军的主力大口径火炮,尽管膛线都要打秃了。
不过,尽管自走炮的操炮性能良好,而且价格相对于履带式自行火炮和轮式/车载炮要便宜一些,但是其长途机动性仍然无法与后两者相比,而且自走炮的重量过大。一般情况下,39倍155毫米的自走炮的重量接近10吨,45倍155毫米自走炮的重量达到12吨,52倍155毫米自走炮更是达到了14吨左右,比不带APU系统的重量平均增重两吨以上。例如博福斯FH-77B的全重竟然高达12吨,火炮的总长度也超限,回转半径过大,很不利于崎岖地形的机动。
由于自走炮仍需要使用卡车牵引,因此防护能力更是被履带式或轮式自行火炮所碾压,所以自走炮不受主要陆军强国的喜爱。中美俄等陆军大国都没有装备自走炮,只有印度、中东、北非和几个亚洲国家如日本有装备自走炮。
我们解放军自然也看不上自走炮的。中国早在80年代就尝试在59-1型130毫米加农炮的炮架前部加装辅助推进装置,成为一门自走加农炮,但自己不装备,只用于出口骗银子。
后来中国又引进了加麻大的布尔博士发明的45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技术(奥地利GHN-45),研制出了带有辅助动力装置的W88型155毫米自走加榴炮,以及改进型的WA-021自走炮,然后又在WA-021型自走炮基础上,研制了更先进的52倍口径AH-2型155毫米自走炮。这些155毫米自走炮远销海外,出口到阿尔及利亚、沙特了、泰国、埃塞俄比亚等近10个国家。再后来又研制了AH-4型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也是带有辅助动力和液压操炮装置,出口了阿联酋等国。
但解放军就是不用自走炮,在性能强悍的PCL-18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服役以前,解放军顽固地使用射程很近,性能已经很落后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对新式的155毫米自走炮丝毫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66式152毫米加榴炮的全重只有5.5吨,全炮长度较短,可以直接用5吨军用卡车牵引,机动灵活性更强,配用先进指控系统,打击火力并不差。
再后来,中国重点发展车载加榴炮,也就是卡车炮,其优势在于,卡车炮在公路上开着开着,就可以随时离开公路进入越野状态,一般的起伏地形,卡车炮都可通过,能够跟上野战部队的突击速度。而且车炮一体,很容易实现自动化操炮射击,停车就打,打了就跑。
而牵引火炮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急造道路,否则很难通行。即便是急造道路,牵引火炮还要考虑到道路最小回转半径,因为牵引火炮的卡车+火炮的长度很长,回转半径比较大。牵引火炮构筑阵地的时间要比卡车炮多得多,因此不可能实现快打快撤。
当然,我们都知道越野性能最好的是履带式自行火炮,可那花的钱也更多呀。标准的卡车炮,相当于一门没有装甲和履带的自行火炮,火力相当,重量少很多,机动性很强,造价比较低。例如凯撒自行火炮就非常便宜,法军采购72门凯撒火炮,合同总价仅为3.58亿美元,单价为500万美元。印度从美国采购145门M777型155mm牵引式的超轻型榴弹炮,整个合同金额高达7亿美元,单价482万美元,这还不算配套引进的支奴干重型直升机的价格。
也有人说发展超轻型榴弹炮+重型直升机的机动性更好,但使用直升机,涉及兵种协调和统一调度,机少炮多,需要排队等待,很可能贻误战机,还不如炮兵自己脚下有轮子。因此,现阶段最佳的选择还是卡车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