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 桥梁专项设备维养策略与思考

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Km,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试运行。围绕着“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运营世界级品牌,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的营运定位目标,在“需求引导设计”的联动模式下,结合大桥全寿命周期规划,充分考虑营运养护成本,贯彻“可维、可达、可检、可换”理念,管理单位针对结构特点,结合维养需求,配备一系列维护、检修辅助设备及快速检修平台,如梁内/外检查车、塔内检查设施、索塔检修吊篮等,以便于维养作业,提升养护工作的可控性,保障养护效率及质量。

专用设备与维养难点

专用设备保障养护质量

在需求引导设计,设计施工运营联动模式下,港珠澳大桥始终推行“全寿命周期”及“预防性养护”理念,即要求项目在规划阶段不仅要考虑建设期的要求,更要考虑后续营运管理、维护保养需求,贯彻“可维、可达、可检、可换”理念。针对土建结构特点,结合维养需求,管理单位配备一系列维护、检修辅助桥梁专用设备,如除湿系统137套、阻尼器188套、梁内检修车(34台)、梁外检查车(28台)、塔内升降装置(9台)、索塔检修吊篮(青州桥)等专用设备用于维养作业,以此提升养护工作的便利性,保障养护效率及质量。

自身维养难点

作为大桥日常养护工作开发重要的辅助工具,专项设备的配置给维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亦存在设备所处环境恶劣、体量大、分布散、结构型式复杂、专业性强等设备自身维养难的特点。

图1 梁内检修车

(2)设备因素。A.体量大、分布范围广: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长度22.9km,检修车、除湿机、TMD、塔内升降装置等各类专项设备400余套,按设计要求分别布置在构造物上,存在着设备维养体量大、分布范围广等维养难点。B.专业性强、型式复杂:设备涵盖钢结构、电气、液压等多学科和专业,其中梁外检修车布置于箱梁底部,分为A-F六种类型,具有直线同步行走、旋转过墩、跨越伸缩缝、斜行过塔等特点。青州桥塔内,升降装置非垂直升降,轿厢运行时存在焊接点脱落松动等可能,结构隐蔽性部位的安全检测是维养中的难点。

(3)人员因素:梁外检修车主要用于箱梁底部及侧面、墩身及支座的维养,设备旋转过桥墩、斜行过塔时技术难度大,对设备操作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另外,塔内升降装置启动前亦需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控制开关、限位装置等影响运行安全的设施是否完好。这对维养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图2 梁外检修车

运维策略与专项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大桥管理局坚持以“安全为核心,质量为保证,运行为关键”的日常维养原则,建立以“大桥管理局为中心,维养单位服务为抓手,设备厂家提供技术支持”的联营模式,强调“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理念,注重过程落实,突出做好桥梁专项设备各项安全指标及运行参数监控,建立日常维养数据库,精确掌控每个设备关键部位的“健康”状况,为港珠澳大桥维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力量。

图3 塔顶可旋转式检修吊篮锚固设施

统筹召开协调会,厘清维养界面范围

大桥通车时间不长,设备尚处于缺陷责任期内。在设备的运维管理中,存在总包单位、生产厂家、维养单位依据职责不同,导致责任界面不清晰、界面交叉管理复杂等问题。为解决上述争议,大桥管理局依据合同文件,结合现场存在的实际情况,统筹组织相关单位专门召开了协调会议,讨论了缺陷责任期内各相关单位的责任界面,明确了各方职责及有关要求,清晰了桥梁专项设备维养范围及维养内容。

根据设备特点,组建专业维养团队

明晰了桥梁专项设备维养范围和内容后,根据设备涉及专业种类多、专业性强的特点,大桥管理局要求维养单位合理配置资源,成立专门维保小组。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协调设备维保工作中的事项;副组长两名,负责技术支持、维护组织和安全监管。下设保洁、检查、保养及维修等班组。

图4 除湿机维保

编制维养实施方案

为保证桥梁专用设备性能和使用状况良好,确保维保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可操作性强,按照设备部件组成,检查保养的内容和周期、养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详细编制维护实施方案。并按照维保工作开展的各个环节,制定了保洁、检查、保养及维护对应的各项记录表,使各项工作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

严格按照方案和计划开展维保工作

根据方案要求,专项设备维保工作包含保洁、检查、保养及维修等工作内容。

保洁工作:分为日常保洁及专项保洁,采取以保洁效果为导向,不低于方案和合同要求的保洁频率为基本要求的双控措施,做到设备无积尘、无污迹。

检查工作:分经常检查、专项检查和后台运行情况检查,由对应的检查班组完成。其中经常检查和专项检查每月覆盖1次,远程后台运行情况检查每周1次,全面记录设备运行情况,按照检查情况每月出具经常检查 告和动态台账 告,完成设备的运行记录和动态台账的整理。

保养及维修:严格按照专项设备使用手册和维养方案的要求执行,重点对驱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控系统、桁架系统、轨道系统等结构部位,如易损易耗品更换、锈蚀状况、电路板状态、远程定位功能等,进行保养及维修。鉴于设备运行使用率不高,长时间停用会对设备的健康状态带来负面影响,故要求养护单位须每月逐台对专项设备启动运行并留下记录,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图5 梁内检修车维保

强化过程督促,严把维养质量关

按照事前-事中-事后进行管理,强化过程督促,重在落实。

(1)事前管理。按照方案里规定的维养人数,结合养护单位 送的维保组成员名单,按照专项设备维养计划(检查、使用、保养及维修),定人、定岗落实,每月予以检查督促。

(2)事中管理。管理局按照维养单位提交的月度维养计划,对维养工作采取不定期、不告知等方式抽检,如当日维养计划有所调整,养护单位须提前告知,审阅专项检查 告,跟进故障处理进度等事宜。

(3)事后管理。由维保小组组织,管理局派员参与,主要工作内容为,组织对当季度维保情况进行现场查看、资料核查,季度设备维养总结 送、设备维养考核(结合月度维养情况)等。

考核结果纳入当季信誉评价中,过程中管理采取整改、通 、罚违约金等方式以加强约束。

此外,塔内升降装置作为特种设备,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引入具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取得国家资质认证的第三方专业升降装置维护单位开展专业化维养工作。

图6 梁外检修车维保

多管齐下 精细管养

自大桥交工验收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桥桥梁专项设备已正常运行近3年,目前设备各部件关键部位及运行状况依然处于较好的水平。但是随着服役年限的逐渐增加,各结构部件都存在不可避免的老化等问题,加之设备本身所处环境恶劣,机组复杂、专业性强等实际情况,如何进一步提高维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图7 升降装置维保

1.做好设备维养规划管理

将专项设备维养纳入大桥总体规划管理中,通过合理编制设备维养规划和养护年度计划,形成科学有序的养护决策,用于指导养护管理工作。

2.推行系统化科学养护方式,做好设备精细化管养

重视附属设施维养工作,建立设备综合技术运行状况评估长效机制,促进设备管理由被动型向预防性,向精细化管养转变。

3.引进第三方检测单位开展专项评估工作

针对专项设备数量庞大,专业性强的特点,管养单位有必要委托独立第三方检测单位,对梁外检修车、除湿机、塔内升降装置等专业性强的设备,开展维养质量及性能状况专项评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