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了!厦门地铁2号线预计试运营时间是….

重磅好消息!

厦门地铁2号线穿海隧道施工

震撼攻破地下“长城”!

距地铁2号线开通的日子

越来越近了

从岛内的东渡站到海沧大道站

穿海而过仅需3分多钟

然而,为了这3分多钟的便利

施工团队整整用了1137天

穿越了厦门西海域地下的天然“长城”

打造了国内首条地铁穿海盾构隧道

让我国海底隧道建造技术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7月1日下午,厦门地铁2号线穿海隧道施工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会上,业内专家对穿海隧道施工技术做出评价,建设、施工单位分析工程难点、总结经验,2号线穿海隧道的实践,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地铁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地铁2号线穿海隧道有多难?

厦门地铁2号线穿海隧道,由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和管理,中铁十四局集团施工,是全国首座海底盾构地铁隧道

2014年底先行动工,2016年1月盾构始发,至2019年3月,这段隧道完成洞通。厦门轨道集团负责人介绍说,厦门地铁2号线全长41.64公里,其中海底隧道2.8公里,下穿厦门西海域,是全线最艰难的关键控制工程。

2016年1月29日,地铁2号线过海隧道施工的首台盾构机在海沧大道站始发

“由于火山喷发等原因,这里海底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多样。地质勘探 告显示,这2.8公里就有海底孤石群、基岩突起、叠落石(即天然“长城”)。”中铁十四局厦门地铁隧道项目总工程师徐磊说。

地铁2号线跨越的厦门西海域为主航道,设计只能选择过海隧道方式。

过海隧道双洞双线,采用两台复合式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盾构直径7.043米。隧道从海沧公园站始发,沿海沧大道向北敷设,以500米曲线半径下穿入海,经大兔屿、厦门西港,于国际邮轮码头上岸,以350米曲线半径下穿邮轮中心,抵达终点东渡路站。

一道道防线是如何突破的?

轨道集团作为建设和管理方,通过前期的地质勘查,掌握周边环境、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在设计方案落地之前,邀请业内专家院士、学者、设计大师等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评审。项目从2012年的前期准备、设计、施工工可研,到实施建设,参建各方及社会各界都付出极大的努力。

“尽管有前期地质勘探 告 告,然而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诸多艰险地况仍始料未及。”徐磊说。

无论遇软土和硬岩,盾构掘进都有较成熟经验,而在2016年7月,海底掘进遇到的一大堆孤石群,则为史无前例。经后期勘探,这段孤石群长达13.5米,多为长1.2米左右的巨石!“盾构机根本无法实现掘进,一往里推,孤石群就乱跑。”徐磊说。

盾构机

风镐凿除、静态爆破等传统办法均败下阵。最终寻找到一种液压割锯,将每块巨石切割成小块,然后人工进仓运出。“累计带压进仓3475仓,人工清理孤石1000多立方米,海上爆破处理孤石2519立方米,海底带压换刀712把。”徐磊说,这在国内隧道施工史上罕见。

穿越孤石群历经5个月。其后,在2018年5月29日,隧道右线遇到全段叠落状岩层加软弱夹层。“岩石像被精心砌筑起来一样,整齐叠落在一起。像极了人工长城。”项目副经理吴玉礼说,盾构机刀盘转动,导致扭矩增大、环流堵塞。并且在全断面岩层中又出现软弱夹层,软的像土,而边上又全是石头。

盾构机浮吊装船在进行作业

再次进行注浆加固+带压进仓清理,用时161天,带压进仓达600余仓,用5个多月攻破这段“长城防线”。

除“长城”和孤石群,掘进还遇到罕见的“上硬下软”的地层和地质断裂带。“顶部岩脉破碎,很多大孤石就从顶部压下来,卡住刀盘。”经多次专家会议分析认为。

专家点赞地铁2号线穿海隧道技术

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2018年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等业内专家参与此次研讨会。他们评价:“在极端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采用的不良地质处理、设备选型、参数配置和施工技术方案总体合理,掘进效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钱院士高度评价海底隧道的建设成果,并寄语创新永远在路上,希望建设者再接再厉,把中国从盾构隧道大国真正建设成盾构建设的强国。

再来详细了解一下

厦门地铁2号线

点击可以看大图

具体站名以开通站名为准

厦门地铁2号线

预计2019年年底前开通试运营

厦门地铁2号线起自海沧区天竺山,终于本岛东部五缘湾,线路全长41.64公里,设32座车站。

途经站点:五缘湾-五缘湾南-湿地公园-高林-金融中心-林边-观音山-何厝-软件园-岭兜-古地石-蔡塘-中孚花园-江头-吕厝-育秀东路-体育中心-湖滨中路-建业路-东渡路-海沧大道-海沧CBD-芦坑-马青路-翁角路-长庚医院-新垵村-马銮中心-马銮西-马銮北-东孚-天竺山。

地铁2号线构建了本岛与海沧区的快速过海连接通道,是促进岛内外城市新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及城市环境的一条重要地铁交通线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