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体验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长沙地铁员工的“桑拿”人生

地铁施工大部分工作在地下,关于地平线下的生活,过去只是听人说过,从没有亲身经历。9月份因工作需要,两次来到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长沙地铁3号线16标,有幸目睹了两次盾构机出洞的过程,体验了两次地下“桑拿”生活。

第一次体验是在9月4日,标段内星沙文体中心与松雅湖南站左线即将贯通,一种好奇心驱使我想看看盾构机的威武雄姿,也顺带拍几张有关盾构机的施工照片。

初秋的长沙室外气温预 是30℃,我在公司副总经理江南指挥部指挥长孙纯彪的引导下,走进了左洞。洞内左侧有一排宽约0.5米的栈道,栈道外侧用两条钢筋焊成高1米的护栏,并刷上的黄黑相间的油漆,额外醒目,人员上下班都是通过这条栈道进出。行进不到10米,身体就被一股热浪包围,孙副总告诉我,洞内温度达到37℃。说话间,衣服已被汗水浸湿,额头上的汗珠已开始往下滴落。越往洞里走,盾构机发出的轰鸣声就显得更加强烈,快接近盾构机时,一辆电瓶车轰隆隆迎面朝我开来,还有礼貌地鸣了一声笛,声音在洞内回荡,有点振耳。孙纯彪副总说,盾构机开始出碴了。

走了大约9分钟,洞内最远端的盾构机逐渐变得清晰完整。孙纯彪副总向我介绍,正在使用的盾构机直径为6.25米,总长为75米,分为盾体、刀盘驱动、双室气闸、管片拼装机、排土机构、后配套装置、电气系统和辅助设备等八部分,其中盾体长8.5米,后配套设备长75米,总重量约450吨,总配置功率1700kW,最大掘进扭矩6300kN m,最大推进力为4200kN,最快掘进速度可达8cm/min。

孙纯彪进一步介绍说,盾构机一次潜行时间都在2-3个月,如果施工不间断,作业工人在这期间都见不着太阳,白班时间一日三餐送饭菜由专人送到工地吃,晚班工人白天都在宿舍睡觉休息,享受阳光谱照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万不得已的事。

不一会,我们就来到盾构机前。作业的工人都带着安全帽,但衣着上各有不同,有的人穿着工作服,有的人却只穿着裤叉,但不管是哪种着装,都能看到他们身上在流淌着汗水。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拿起相机想把眼前的情景收入我的镜头,可拍出来的照片却让我诧异,没有一张是清楚的,仔细检查才知道,由于镜头内的温度低于洞内温度,作业区湿度大,镜头上出现了一层雾水,这一次的照片拍得很不成功,但我又没有办法,只好摇摇头作罢,开始用肉眼近距离扫描盾构机体,它那宠大的身躯和工作系统让我唏虚不已,真是个大家伙。

在感受到王者风范,一睹神器峥嵘之余,我最想了解的是盾构机掘进出碴后,如何保持洞体不塌陷和地面不沉降。对于这个问题,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盾构机的前盾、中盾和后盾外部是一层钢铁护筒,主要作用是对掘进后的洞体临时支护,管片是在钢铁护筒内部组装,盾构机的推进是靠32个液压油缸顶推安装好的管片前行掘进,钢铁护筒移动后,由同步注浆泵实施同步注浆,使管片背部与洞体快速密实。工作人员说,每次掘进,地面都要跟踪监测,地面沉降必须控制在正10毫米至负30毫米范围内。

看到我大汗淋漓的样子,孙纯彪副总动员我尽快离开,出洞后,我快要虚脱了,要来一瓶矿泉水,张开大嘴一气狂饮,这是我从事工程施工23年来,第一次感觉到不一样的施工环境,我想,这种环境绝不是我这个岁数能长久坚持的。

孙纯彪副总告诉我,负责盾构施工的都是些年轻人,项目经理曹永超岁数算最大,今年才31岁。谈到曹永超,副总经理孙纯彪话总是淘淘不绝,并能一口气说出他在成都地铁、上海、广州、南昌、长沙从事地铁工作的经历,并称他为六公司的盾构施工“专家”,连同以他为首的项目团队也褒奖不断,非得让我写写他们的事迹。

翻看项目的花名册,我发现曹永超进入单位时的学历写的是石家庄铁道学院供热通风和空调工程专业本科,联想起孙纯彪副总说的盾构施工“专家”,我有点疑惑不解,学的是供热通风和空调工程专业,怎么就成了盾构施工“专家”。

在与曹永超的闲聊中,他道出了自已的曲折经历。2006年,大学毕业的曹永超来到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地铁项目部,被安排到机械工程师工作岗位,虽然专业不对口,但他非常的勤奋,根据师父的指点,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琢磨盾构机原理。2008年,他被单位送到海瑞克成都隧道设备有限公司学习,也就是这一阶段,让曹永超对盾构机的原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来从事总机械师、项目经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曹永超告诉我,他参与了12台盾构机在10个区间的组装调试、始发接收及维修保养等一系列工作,盾构机累计行驶里程达20多公里,有2000天以上在地下度过。

说到自已的成长,曹永超最感谢的是自已的妻子和母亲,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妻子舍弃了朝九晚五稳定工作,带着婆婆和1岁半的女儿来到他身边。母亲帮他带孩子,妻子在技术科做资料。9月份,曹永超忙于两台盾构机出洞,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回家倒头就睡,妻子埋怨他也不跟孩子说话。说到这,曹永超感到非常的愧疚。

曹永超年龄不大,却也是桃李满天下,经他手培养出的盾构人才已有20人,分布在长春、石家庄、长沙、天津等地铁项目。长沙地铁3号线16标的副职领导都是他的徒弟,副经理董晓鹏是其中的一位。

曹永超打趣地跟我说,董晓鹏现在可是拥有8000多万元的大管家,两台盾构机全靠他协调管理。在项目部我听说董晓鹏爱人王彩华也来到项目部,并从事办公室助理工作,结婚两年,他俩忙于工作至今没有要孩子,尽管双方父母催得急,但他俩有自已的想法,要亲手完整地干好一个项目后再要孩子。

为了更多了解地铁建设者的生活,也想借此机会学习一些盾构施工和盾构项目管理的知识,我打起了董晓鹏的主意,有意识地找他进行一次没有预约的采访,在一番刨根问底式的发问中,董晓鹏不知不觉地被我的思路牵着走,道出了地铁施工中的酸甜苦辣。

董晓鹏告诉我,在右线推进到83环时,掘进处出现了涌水涌沙的突发情况,盾构螺旋输送机不出土,只出水,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出现地下大面积空洞,会造成地面塌陷的不良后果。问题出现后,董晓鹏一方面安排盾构司机关闭螺旋输送机后闸门,阻止水、沙流出。同时,给项目经理曹永超打电话,请示处理意见。曹永超在向业主汇 后,果断提出使用膨润土加水设备向涌水涌沙处注入高分子聚合物,使水液形成粘稠状,同时调整掘进参数,使盾构机顺利通过地下10多米的污水管涵区,避免了一次重大的事故发生。

谈到工作成绩,董晓鹏说,他最幸福的事就是一个班12个小时能掘进出五环进度。实现这个目标,董晓鹏费了不少心思。

盾构刚始发时,人员磨合度不够,一个班只掘进2-3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亲自对作业人员作分工,并优化工作程序,使工班的战斗力很快形成。针对龙门吊新司机手生速度慢的现实问题,他组织老司机实施传、帮、带,使吊运时间从原先的20分钟缩短到6-7分钟。

根据公司规定,盾构机操作手必须是正式工,上岗的新学员操作盾构机速度慢,一旦土压平衡掌握不好,就很容易产生刀盘卡死,迫使盾构机重新启动,发生这种情况就会耽误施工进度。为了防止这个问题出现,新学员上岗时,董晓鹏就跟班到地面视频指挥中心,亲自看视频上显示的各种掘进参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立即发出纠偏指令。董晓鹏说,这是让新学员尽快掌握操作本领的最佳方法。

长沙地铁3号线16标的副职领导个个都能熟练操作盾构机,这是孙纯彪副总对我说的话。9月24日下午,我在二次下井中,我亲眼目睹了这一时刻。

听说右洞的掘进机即将出洞,我再次携相机下井,由于出洞口已经通透,这次进洞没有上一次进洞时的强力闷热感觉,但温度也不低,只是湿度小了一些。来到盾构机旁也感到闷热透顶,背心湿透,好在拿相机拍照时,因通风后洞内湿度小,镜片没有出现上次下井时的雾状,让我留下了一些宝贵镜头,其中,就包括29岁的副经理张雄在操作盾构机的镜头。

针对我的惊呀,董晓鹏说,今天本应该是盾构机操作手徐谷良值班,因为他临时有事,副经理张雄就下井顶替。

董晓鹏继续介绍道,在我们这几个师兄弟中,数副经理张博最为优秀,他2011年毕业,现在不但能维修和操作盾构机,还精通盾构机的弱、强电。一次管片吊装出现故障,操作遥控无法运作,张博接到维修任务后,领着三个徙弟下井,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把问题解决了。

在盾构机操作间,我听到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向张雄 送盾构刀盘的运作状态。张雄告诉我,由于盾构要出洞了,洞口有预埋的钢筋,为了确保不挂环盾体,必须有人在刀盘后面观察。带着这份好奇,经工作人员同意,我进入了刀盘检查室,这里空间很小,只见一个光着膀子的小伙子,非常精干,他曲着身体,脸上流淌着汗水,紧盯着刀盘的运转情况,不时地用对讲机 送刀盘的各种姿态信息。当他闪开身时,我看到了后面的盾构机转动的刀盘和洞外到达的松雅湖南站的车站天井。

在抓拍完他的照片后,我与他闲聊了几句,得知他叫陶维伟,今年31岁,是项目部的一名临时工,但他在集团公司从事盾构作业时间已有7年,也算是企业的老人了。他说自已是云南红河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至今还没有找对象。不过在他的脸上我并没有看到任何的忧虑神情,他笑着告诉我,虽然工资只有每月6000元,在这个岗位上不算高,但在这个项目工作很开心,大家相处得都非常好。谈笑中,我感到的闷热难忍,汗水湿透了上衣,小陶说,现在洞口开了,有空气流动了,洞口没开时,这里更热。

新文化 通讯员(孙开才)

图一:右洞出洞最后10分种,副经理张雄发布操作指令

图二:前盾工人在瞭望室向指挥室发布刀片运作信息

图三:工人们在冲洗盾构出洞前的护筒底部,为安装管片做准备

图十:盾构出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