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尖兵挺起生命“脊梁”——“应急使命·2021”消防救援队伍演习纪实

“逆行”尖兵挺起生命“脊梁”

——“应急使命·2021”消防救援队伍演习纪实

“地震”突袭四川雅安,波及成都、攀枝花、乐山、阿坝、甘孜、凉山多地,并造成多重次生灾害突发,大批房屋倒塌损毁,大量人员埋压被困,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5月14日凌晨,“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综合演习在四川雅安举行。这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范围内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灾种、全要素、全地域、全员额、全过程”综合性救援实战拉动演习。

雅安告急!四川告急!

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在应急管理部统一指挥下,作为应急救援“尖刀”力量,消防救援队伍尽锐出战——四川、贵州、重庆、北京、山东等地的消防救援队伍立刻响应,梯次调派2000余名指战员,携带各式救援装备紧急赶赴一线。

生命至上,救人第一。

在雅安主演习场和6个分演习场,“逆行”的消防救援“尖兵”接受了24个主科目、200余个子科目的检验。在废墟堆上,在人民需要的地方,消防救援队伍挺起了生命“脊梁”。

搭建“指挥方舱” 联通“信息孤岛”

地震发生后,电力、通信和道路中断,一个个县城变成信息孤岛。打通信息孤岛、搭建指挥中枢,成为决胜救援的关键。

通信中断后,分布在雅安7个区县、43个乡镇、130个村组的412名志愿消防速 员纷纷拿起卫星电话,向国家、省、市三级迅速传出宝贵的灾情信息。为探测到详细的灾情信息,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派出轻骑兵前突小队,携带卫星通信设备,骑乘摩托车和骡马赶赴重灾区。与此同时,高分卫星实施遥感监测。

在“地震”核心区,出现了长达10个小时以上的通信盲区。应急管理部跨区域紧急调派“翼龙”通信无人机,以280公里的时速飞往雅安震区,运用综合卫星通信、散射通信、短波及超短波技术手段,回传核心区高清全景影像,并构设了公 、专 应急通信,保障前后方指挥部信息实时畅通。

作为主演地的应急救援“主力军”,四川消防救援总队研发的“国家应急救援指挥方舱”紧急向“震中”调运。方舱组合包括1个总指挥方舱、3个辅助方舱和若干保障车辆,可以联通上下各级部门、旁通各类救援队伍,实现“高效率展开转移、全方位通信保障、可视化指挥调度、多部门联合会商、大数据汇聚分析、一张图辅助决策”的综合功能。

各类速 信息、卫星遥感图、无人机侦察图、现场图像视频陆续传来,人口热力、人群分布、气象信息、受灾情况迅速汇集,各项救援救灾指令有条不紊发出,有序有力地指挥着各项救援救灾工作。

逆行“救援尖兵” 托起“生命希望”

前方灾情不断传来,地震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危险化学品储罐泄漏、高层建筑火灾、车辆连环相撞、游客被困孤岛…..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消防救援的“橙色身影”。地震、石化、山岳、水域等消防救援专业化队伍,在各救援现场以“专攻”优势,践行“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使命。

镜头一:尖端装备为生命“抢跑”

在雅安主演练现场的2号废墟点,绵阳消防地震救援重型专业队队员肖显辉正和队友们一起利用液压破拆、金属切割等工具,采取“横面垂直支撑”“大绳斜”等救援方法搜救“受伤被困群众”。在12000平米的主演习场内,通过7个大面积废墟救援点,模拟70余场景数百名群众被埋压的情形。5个分演习场同步设计了地震废墟埋压救援,极大考验消防救援能力。

相较于“5.12”汶川大地震时“人搬手抬”的救援方式,如今,激光坍塌预警仪、高频混凝土破拆工具组、金属弧切割器等大量高精尖搜救装备被运用到救援中,为“黄金72小时”救援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在面对地震救援时,我们现在更加专业。”肖显辉说,“专业”来自两个方面——救援装备更精良、救援力量更强大。

镜头二:机器人“奇兵”临“危”作战

“震后”,雅安雨城大道相继发生车辆连环相撞,现场液氯罐体、硫酸槽车受撞击发生侧翻,导致大量有毒物质泄漏。消防化工救援专业队利用水幕水带、水幕水枪在泄漏扩散区域实施稀释降毒,并设立洗消站对人员、车辆、装备进行全面洗消;调派起重机起吊并扶正事故槽车……

与此同时,雅安市雅能公司大兴储罐区汽油罐区发生“泄漏”,在防火堤内形成约500㎡流淌区域并着火燃烧,相继引发4个罐体爆炸燃烧,火势十分猛烈。泸州消防化工救援专业队的10台代号为“暴雪”“水龙”的消防机器人在指定点位快速喷射泡沫,对起火的危化品储罐进行冷却灭火,同时,利用移动炮、高倍数泡沫发生器、高喷消防车等专业化装备,对火势发起总攻。

消防机器人作为一种无生命载体,可有效代替消防指战员进入事故现场开展灭火救援作业,大大减少消防救援人员伤亡,未来将在石油化工、大跨度大空间、地下建筑等易燃易爆场所事故救援中发挥巨大作用。泸州消防化工救援专业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机器人单独编成作战。

镜头三:高原水域的极限挑战

消防水域救援专业队的“蛙人们”在阿坝分演习场迎来了他们职业生涯中的首次突破——在阿坝州小金县海拔3000米的地方联合国家水上应急救援重庆长航队、蓝天救援队等全国5支专业救援力量,共同挑战完成“失联溺水人员搜救”“落水车体打捞”等科目。

演习中,消防水域救援专业队首次使用声呐探测和潜水打捞协同的战法,大量缩短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间,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在演习中针对大重量、大深度水下物体的打捞,消防水域救援专业队还首次使用了封闭式浮力气囊,让起吊能力更强,远程控制的操作方式也更加安全可靠,切实提升了队伍水下安全作业能力。通过演习,实现了人员和装备的“人装合一”,多部门联合作战、相互配合,各类信息资源高效整合,切实提高了参演队伍深水救援的应急准备、临机指挥、技战术应用、作战协同的能力水平。

镜头四:一绳横跨“神兵”天降

在乐山马边分演习场,一场大跨度斜绳桥救援正在进行。乐山市消防山岳专业救援队和贵州重型专业队先后抵达游客被困区。两只队伍的队员密切配合,一起设置锚点,架设并固定三脚架,从山上往上下布设绳索,架起总跨度388米的绳桥,救助“被困”在山上的游客。

“‘地震’导致大量游客被困在山顶,无法从路面疏散,我们只能采取循环式斜绳桥系统采取营救,总跨度388米、垂直高度120米,这是四川省第一次搭建如此大跨度的斜绳桥救援。”乐山市消防山岳专业救援队队员钟世锆说,与以往斜绳桥系统的一次性下降相比,循环式斜绳桥系统可以持续不间断的将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

镜头五:“内外夹攻”破高层火灾救援难题

地震发生后,雅安一高层小区突发大火,68名居民被困于室内和楼顶。现场指挥部立即进行战术布置,利用两台登高平台消防车对高层被困群众进行营救。

消防攻坚组迅速建立进攻阵地,向室内管 供水,通过建筑外墙、楼梯间、电梯井等途径铺设水带干线,确保内攻灭火用水不间断。与此同时,绵阳消防救援支队则首次使用了无人机投掷防护物资、简易救生器材、机载干粉、泡沫等灭火剂实施外攻灭火作业,同时发射灭火弹对高层着火部位进行精准打击。在此次演习中,消防救援队伍探索“传统内攻+无人机外攻”的方式,破解高层火灾救援难题。

“四川消防通过实战和演习,不断地磨砺了队伍,针对地震、化工、水域、山岳等类型灾害,组建了6大类专业救援队伍,配备了系列高精尖救援装备,形成了过硬的战斗作风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在地震救援响应指挥、力量调派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处置经验”,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马涛副总队长介绍说。

建强战斗堡垒 每名党员就是一名旗帜

参演消防救援队伍纷纷成立临时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党员冲锋在前,不怕疲累,连续奋战。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第一时间向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发出《政治动员令》,成立前线指挥部临时党委,统一领导指挥救援工作。

各救援点队伍根据任务组建22个临时党支部;结合救援实际,分析研判救援工作、队伍管控、安全防范、后勤保障形势任务,构建起符合救援一线特点的“每日一研判、每日一检查、每日一 告、每日一点评”工作机制和“七五”作风纪律要求体系,在一线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极致。

通过明确各救援队伍政治联络员、安全员和细化人员分工的方式,分别组建起政治鼓动、政治监督、安全防控三套 格体系,结合救援形势适时组织短平快的誓师动员大会、心理健康测查辅导、战地先进模范评选、安全提醒,坚决确保“火焰蓝”是救援一线最坚定、最可靠、最可爱、最美丽的“逆行者”。

战场“应保尽保” 续航一线“战斗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勤保障是打赢抗战救灾战役的重要支撑。在演习中,消防各参演队伍坚持作战物资供应到一线、引入地方外援到一线、装备技术服务到一线、战时生活保障到一线的要求,牢牢把握应急保障的主动权。

在危化品储罐火灾扑救现场,消防化工救援专业队的各路力量正在前线努力扑救储油罐火灾。而他们身后,消防战勤保障专业队的供液车驾驶员兼操作员操作着供液车向前方泡沫消防车供液,并使用叉车将桶装泡沫液转运至前方作战车辆,利用输转泵向泡沫消防车供液。通过供液车和输转泵向前方供液,能保证灭火剂供液不间断,为成功扑灭火灾提供坚实保障。

为加强战勤保障力量建设,增强一线作战力量续航力和战斗力,各地消防纷纷组建了战勤保障专业队伍,担负起一线灾害救援现场战勤保障以及后方指战员生活保障的重任。战勤保障专业队集装备、技术、物资、医疗、生活保障于一体,大幅提高了消防队伍装备维护与抢修、装备物资储备、信息保障、移动供气、油料供应、社会联勤保障等能力。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大家吃饭就是硬邦邦的干粮没有热饭,喝水就是凉冰冰的水,抢险救灾后只能露宿野外或倚车勉强休息。”四川消防训保支队谭刚指着路边停靠着的一排排供液、宿营、餐饮、淋浴等车辆说,如今,队员们不仅能够吃上热饭、能够洗澡,还能有地方住,“这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整个演习过程始终坚持“实战指挥、实兵投送、实地展开、实际处置”,消防救援队伍再一次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验。为人民守夜,为生命逆行。国家队和主力军的旗帜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

▌制作:山东消防全媒体工作中心

▌投稿邮箱:360806561@qq.co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