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带你做设计1

大师兄取西经这么多年了,虽说九九八十一难还没经历完,但也经历了个几十几难了吧。

为了接下来的劫难好走一点,大师兄总结出了一套取经经验。

取经六大法则(设备设计理念细则):


1.提出需求,确认制造方式

需求分为内部需求外部需求

内部需求指的是公司内部需求,可以外发配套自动化公司制作,也可以内部自行设计制造。

外部需求指的是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根据自己需求对外发招标函,让其他自动化公司根据需求设计制造相关自动化设备。


2.设备构想任务书制作、产品图面确定、制作整个设备的动作流程图

根据设备投资企划,在满足基本要件(如CT、力矩、压力等)的前提下制作《设备构想任务书》;

根据产品的图面,明确出夹具定位、基准、检测(或组装)相关尺寸,以及基本产品要求(如扭矩等);

首先,确定基准面。B 为基准面标识,有关的要求会根据这个基准进行偏移。同时,基准面为设计工装的平面基准,所有工装部件不能接触产品其它位置,防止出现双基准情况。

第二,确定检测类型。 ↗0.05 为跳动度符号,跳动度要求0.05mm,以基准面B为基准测。

第三,确定检测点位置。(?242)直径为检测点直径,也就是检测传感器安装位置点。此处选用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

第四,确定检测点位数量。由图可以看出直径242和直径180位置有两组测试点,即测试点为上下测量。直径132位置有上表面检测点。直径210位置有上下两个检测点。<0.08B 为上下端面倾斜度检测,可以根据直径242和直径180处传感器运算得出结果。以上可以知道检测处需要7个测试点。


3.设备大体结构确定、各部分构成部品确定

根据设备构想任务书,决定设备大分类,并针对各分类做成外购标准件一览,进行 价依赖和发注。一般情况下,组立类设备分成如下几个部分:

设备手/自动方式取决于客户要求设备是否自动上下料,人工上下料情况为半自动状态。设备自行取料加工并把加工完成的产品下料(摆盘等)。如下图,产品检测时的进出料都有电动夹爪完成。


4.机械设计及电气设计


5.设备装配调试

机械装配调试

a.气、液阀安装

b.夹具安装调试

电气装配调试

a.执行单元单动调试

b.全设备联动调试


6.说明书的汇总

①机械图册说明书

②接线图册说明书

③PLC程序说明书

④操作说明书

⑤气、液压说明书

⑥异警说明书

⑦标准件说明书

⑧执行单元使用说明书

⑨电气元件安装图


7.使用感想

回想这些年的非标自动化设备坎坷太多,总结起来就是试错太多,反复验证。

什么是试错太多?就是前期没有详细做项目内部可能问题点的整理,评估,规避。设备生产出来后,使用不可靠就更改,出一个问题更改一次,反反复复。

什么是反复验证?更换了设计或者现场的跟进人员,之前的所有工作否定,重新再来。原因是没有记录,没有分析,没有总结。接手人员只是拿到图纸,没有全面的指导性文件。

此篇文章,旨在于提供一个个人的工作总结,总结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项目负责这块需要完善的技术文件类型,方便后续的查询及究因。做到有据可查,不缺补漏。

设备开发需要的是一个系统设计过程,与个人的见识和阅历有很大联系。它的完善不只是自己的事情,是整个团队的事情,要发挥好团队力量,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完善过往经验 告。

了解客户需求是前提。客户需要什么东西,哪些关键技术指标,这个是设计的指导性目标,只有跟着要求,才能设计出客户需要的设备。

产品分析及工艺分析是设备开发的关键。先确定产品的技术要求(包含加工、组装),再确定产品的基准以及基准之外延伸出来的公差要求。

机械设计开始是从工装开始的,也就是与产品接触的治具开始设计。工装的定义就确定了设备的其它部件的装配方式及可适用结构。

接下来几期,我们会从项目的角度来分析项目运作的各个细枝末节,敬请期待。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 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有专门的工程师群啦!

群里集结了非标制造行业的各路大神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入我们智造舍工程师共享群

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

添加【Smart智造舍】微信号

邀您进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