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
对于理想的追求更趋于多元
对自身的规划和对未来的发展
有更明确的榜样目标和方向
青年人的爱国之情
青年人的奋斗之志
青年人的信念之力
永远是改变行业
乃至改变世界的强力催化剂
东东家也有着这样一群年轻人
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创意
为东航注入了全新能量
在拼搏中展现着央企担当
– 01-
从空中乘务员到志愿讲解员
东航凌燕讲师团 讲述历史 邂逅青春
从空中乘务员到志愿讲解员
东航“凌燕”飞入中共四大纪念馆
讲述党的历史
邂逅百年前的青春
也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
赓续红色血脉
展现东方魅力,传递时代强音
48人的青年宣讲团队
累计志愿服务300多小时
宣讲覆盖上万人次
讲述红色故事 感悟青年使命
张语桐是客舱部乘务四部的团总支书记,通过层层选拔,她成功加入了“凌燕”青年讲师团,成为了中共四大志愿讲解队伍的一员。截至目前,她已参与了数次讲解志愿服务工作,并表示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张语桐说:“作为志愿讲解员,我们与游客都在共同学习。今年四大重新修缮开馆,在培训过程中,我注意到很多细节的变化,讲解词的内容比之前更加丰富,对党史的涵义也有了更深入的介绍,增加的场景再现也让我们的讲解变得更加生动。我通过一遍遍背诵讲解词,一次次重读四大的历史故事逐渐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也认识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自身所肩负的光荣使命。”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同样身为凌燕讲师团一员的还有志愿服务达人倪陈豪,他是客舱部乘务一部的团总支书记,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创建“we can的”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团员每周末参与城市志愿服务。
在更新的讲解词中,有一段话让倪陈豪感同身受,那是在介绍中共四大代表们时,说到代表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9.37岁,大部分出生于 1880、 1890和 1900年代,相当于一百年前的“80”、“90”、“00后”。而作为100年后的“95”后,倪陈豪在志愿者中年龄较小,但他不仅做好了场馆志愿讲解服务,还负责整个团队的考勤整理、服务时间统计等工作,希望能够发挥团干部的作用,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今年,东航“凌燕”青年讲师团
被中宣部授予
“2021年度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这也是中国民航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集体
他们在服务中成长,在成长中凝聚
在凝聚中发挥更大的为人民服务的力量
为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 02 –
青春抗疫 爱在东航
疫无情 我先行!
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
是因为有些人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
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
面对疫情
东航青年从未退缩
从“战疫”到“常态化疫情防控”
东航人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展现在工作的每一处细节当中
志愿出征武汉
护送逆行白衣天使
陈驰,目前担任上航飞行部飞行十分部责任机长、团支部书记。自参加工作以来,安全飞行时间累积近5000小时。庚子鼠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神州大地打响,每每看到医护人员奔赴前线的新闻,都令陈驰心潮澎湃。作为一名飞行员,陈驰也渴望献出微薄之力,成长在军人家庭的他,从小就把军人奉献精神深植于心,他第一时间志愿请战执行护送医护人员逆行驰援武汉的航班任务。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陈驰希望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国家、人民还有所热爱的民航事业。与此同时,他也迫切希望自己在疫情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身心扶危渡厄。陈驰第一时间 名加入“上航青年志愿服务队”,主动投身“爱在东航·战疫行动”。疫情期间,陈驰共提供抗疫志愿服务766小时,服务对象超过600人次。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个人都是无声战斗的英雄,更没有人会置身事外,陈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精神力量感召和引领着更多东航青年。
护送游子归家
艾莉,中共党员,现担任乘务三部团总支书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3月12日艾莉临时接到公司电话通知,第二天需要紧急执行国际航班任务,并需要隔离14天,准备时间只有10个小时,但她并没有退缩,义不容辞、积极参与。在国外疫情最为严重的期间,大批留学生及海外侨胞被滞留国外,回国之心极为迫切,为了能够让他们早日与家人团聚,艾莉先后执行米兰、多伦多等多个包机任务,守护归国心切的他们安全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在九个月的时间里,她先后隔离了6次共计84天,执行多个国际包机以及国际隔离航班任务,对于临时执行的党建包机航班任务主动响应,积极配合国家以及公司的防疫要求,体现出了一名青年党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的优秀品质。
勇于担当 砥砺前行
2021年初国内新冠疫情开始持续平稳向好,而全球疫情却依然严峻,多国感染人数持续创新高,日均确诊达数千甚至数万人,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寒冷。在这个全球华人都希望回国安定的时候,东航研发中心设备支持部接到了一个严峻的任务,远赴加拿大分别验收三台飞行模拟机。
正当大家踌躇不决的时候,模工分部经理张翼带领宿飞,戴丁,葛雅静,刘晓栋,夏书洁等6人主动请缨,为了能按时完成公司任务挺身而出,两人一组分别前往正处于第三波疫情大爆发的加拿大蒙特利尔进行新模拟机工厂验收,以保证公司新购的模拟机的各系统质量符合训练要求。
一月初,他们便开始为出国做各项准备,成为了首批疫苗接种者。两针具备,出发远征。到达目的地三天后核酸检测通过,经过沟通申请当地政府同意我方进行封闭隔离式验收,每天只能是隔离酒店和工厂两点一线的日程。除此之外,禁止外出,每周必须做一次咽拭子加鼻拭子的核酸检测,在工厂内,外籍工程师仅带一层口罩,且经常随意拿下口罩喝水吃东西,有时口罩仅遮盖嘴部露出鼻子。为此张翼等人在工作时只能加倍小心,两层口罩加面罩全副武装,忍受着呼吸不通畅进行验收。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之后,回国后又开始了“14+7”长达三周的完全隔离。
疫情面前显初心,越是艰险越向前。向阳而生,逆风飞翔,这一点一滴坚定而又勇敢的付出,连缀而成众志成城的长卷,深深的鼓舞了部门上下的士气,成为我们心中“研发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的那份笃定。
他们很平凡
却以非凡的勇气毅力顶在一线
他们很年轻
却以坚实的臂膀成为中坚力量
他们很纯粹
在疫情考验面前除了迎难而上
没有考虑其他
他们说,坚守岗位就是青春的意义
冲上去的青春身影更美
– 03 –
身在蓝天 心系公益
捧住一颗心 倾注满腔情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东航人用凝聚的爱心
为山区的孩子架起一道
了解外面世界的桥梁
用爱心传出一份情
用教育传播一份希望
成就颗颗童心的梦想
东航的青年们,作为新生力量
带着TA们年轻的担当和热心肠
为扶贫支教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奉献社会 传播东航
人始终是社会中的人,身上承载的多种符号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发挥不一样的作用。数年前安徽分公司的韩雅娜在英国读书时,就深切体会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一言一行所代表着祖国,所以积极加入敬老会等慈善社团,培养公益实践经验的同时,尽可能展现中国青年自信友善的国际形象。现在开展工作实践、参与社会活动时,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东航人,时时刻刻代表着公司形象、展现着东航员工的能力、素质和水平。
近年来在分公司以及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她先后参与“外交部全球推介安徽”以及南亚东南亚媒体大使团到安徽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等活动的保障,获得了在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为联合国副秘书长、墨西哥前外长埃斯皮诺萨女士提供翻译保障等难得的工作经历,一方面让她快速成长、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也让她更加深刻意识到,只要立足岗位积极工作、不懈奋斗,再小的力量也是对公司、对社会的贡献,再微薄的声音也是对幸福东航、美丽东航的传播。
点燃童心梦想
王敏浩,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飞行员、“凌云机组”副组长、团支部书记,作为中共党员。他踊跃参与公司在云南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担当民航青年社会责任,组织策划航空知识进校园活动十余次,参与学生累计800多人,王敏浩现场为小学生们讲解了飞机构造、飞行原理和航空知识,为小雏鹰埋下“蓝天梦”的种子,为飞行队伍树立了良好形象。
他还参与了团委组织的“爱在东航”应急志愿者队伍,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分发防疫用品。积极号召大家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在红旗小学开展“携手抗疫,与爱同行”为主题的捐赠口罩活动,展现出了新时代年轻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爱心援助,将希望的火炬传递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关怀
东航新一代的青年们相信
点滴付出凝聚成的爱心彩虹
可以让暗淡的心田
焕发灿烂的生机
– 04 –
创新创意 便捷出行
不断提升服务标准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以客户体验为需求
东航年轻一代
想为乘客带来更佳的乘机体验
在出行的各个维度上
争做服务创新的”领跑者”
东航技能大师团队
“东航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去年于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正式揭牌。东航技能大师工作室两位领衔人陈亦凡和吴佳妮分别在仪式上进行技能展示。她们是参加过第44届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的选手,先后获得奖牌零突破及刷新最新记录的成绩。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出东方魅力,为东航打响名声,为国家争光夺彩。
她们把世赛参赛心得和经验,转化为持续开展客舱服务研发与培训、带动更多东航空乘成长的动力源。
技能大师团队的青年们将努力钻研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着力提高技能水平,发挥技能带头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参与公司重大业务革新,技术攻关,努力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积极带徒传艺,培养技术技能后备人才;积极参与同行业的技术技能交流;让东航的空乘服务更贴心更暖心。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1998年出生的安洋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东航技术浦东维修基地波音航线二车间,开始了自己的机务职业生涯。在入职仅1年多的时间里,他已将东航机务系统技能竞赛“全能王”荣誉收入囊中——液压管路拆装项目第一名、理论知识竞赛项目第二名、个人综合成绩第一。
安洋在今年正式加入了“朱刚飞机维修技术创新工作室”,成为“工作室”的一名新兴力量。他结合机务日常工作的最新变化,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扩大思路、攻关创新,投身于“开发带有可伸缩的细长探头的便携式氧气浓度探测仪器”“开发在护目镜中加入热成像技术”等工作室的创新项目中。还相继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拿到了《一种涡轮螺旋桨飞机机翼、尾翼的防冰除冰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和《一种涡轮螺旋桨飞机机翼、尾翼的防冰除冰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为工作室成为东航机务系统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的排头兵不断贡献力量。
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
年轻人的奇思妙想
往往能带来全新的灵感方向
用青春之光点燃创意之火
让服务更贴心
让出行更便捷
点滴汇聚,终汇成河
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在潜移默化中
逐渐改变着这个世界
今天的中国
越来越多的年轻青年们
正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
书写崭新的时代人生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方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