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被导弹击中,上演惊魂迫降创造历史,DHL货机遇袭事件

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的一起“苏城空难”吗,标题叫:“一个必死之局,被四个男人整活了

而今起空难是发生在“苏城空难”14年后,同样是一个必死之局,被三个男人整活了,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国际机场。

他们三人完成了有史以来,大型民航客机第一次在没有液压油的情况下安然降落的壮举。

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下面我们先穿越回2003年,带大家重新梳理一下这起事件的细节

2003年·巴格达国际机场

巴格达国际机场,原名为萨达姆国际机场,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西约16公里处,是以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的名字命名的。

萨达姆·侯赛因

这是伊拉克政府耗资超过9亿美元打造的一个军民合用机场,属于伊拉克最大的机场。

2003年4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没多久,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就占领了该机场,并以此建立了军事基地,防止有人偷袭,军队还在机场四周布置了雷区。

从2003年5月到2004年末,为该机场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是联军成员之一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美国军方为了向伊拉克运送大量的设备、邮件和其他必需品,和货运巨头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eutsche Post DHL Group)签订了运输合同,该运输公司每天都会安排多个航班前往巴格达机场。

德国邮政敦豪集团

2003年11月22日06:00(UTC):

在战火弥漫的伊拉克,一架率属于德国邮政敦豪集团的空客A300货机,正在巴格达机场15L跑道等待塔台的起飞许可。

据说,这架货机是被公司安排为美国在伊拉克的士兵邮送信件的。为了方便之后叙述,我们简称这架飞机为“敦豪货机”。

敦豪货机

空客A300是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为了和美国的波音公司以及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抢市场,而开发出的一种中短程宽体客机。

它是继“珍宝客机”波音747,麦道DC-10和洛克希德三星后,第四款投入商业运营的宽体客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双引擎宽体客机,一经面世,便异常火爆。

几款明显客机

机场的这架敦豪货机,最开始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服役,是一款用来载客的客机,后来几经转手又经过“客改货”,成了敦豪快递带货主力军中的一员。

货机

执飞此次航班的只有3名机组成员,他们分别是:

38岁的机长艾瑞克·甘诺特(Eric Gennotte),他是一位比利时人,一年前当上了空客A300的机长,他有3300个小时的飞行经验,其中在空客A300上有1786个小时。

艾瑞克·甘诺特

副机长斯蒂夫·米歇尔森(Steeve Michielsen),29岁,有1275个小时的飞行经验,其中在空客A300上有199个小时。

斯蒂夫·米歇尔森

飞行工程师马里奥·罗法尔(Mario Rofail),54岁,有13400个小时的飞行经验,其中在空客A300上有1709个小时。

马里奥·罗法尔

这架敦豪货机一大早就从巴林国际机场运了一批货来到巴格达机场,卸完货后又立即装了几吨的货准备返回巴林国际机场。

起飞时飞机的重量是100吨,而允许起飞的最大重量是165.9吨,所以说,敦豪货机在返程属于是轻装上阵了。

在战乱地区执行飞行任务总是充满危险,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是没想到会湿了自己的鞋。

空中遇险

早上06:30分:

敦豪货机接到塔台发出的起飞许可,伴随着轰隆隆的发动机声,飞机开始在跑道上加速滑行。

据 道,有一些伊拉克武装团体经常在机场附近活动,他们多次试图用肩射式防空导弹打击在机场起飞或降落的飞机,他们的武器装备对3000米以下空域的飞机有相当大的威胁。

肩射式防空导弹

所以为了防止豪货机暴露在攻击范围内,飞机升空后会加大爬升角度,以便在到达机场边界前,获得尽可能多的高度。

飞机起飞3分钟后,已经爬升到了8000英尺(2400米)的高空,突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打破了驾驶舱的安静。

飞机开始剧烈抖动,驾驶舱里也响起了嘈杂的警 声,多个系统的指示灯开始闪烁。

机长艾瑞克以为是飞机左侧引擎发生了故障,但是引擎指示和火灾警告系统都显示正常。

还没等他找到具体的原因,飞行工程师大声向机长 告说,两个液压系统的液体压力和液压油数值变为零了,机长和副机长一听两套液压系统都受损,心瞬间就被提到了嗓子眼。

液压系统损坏

之前我们介绍过,液压系统可以将机师操纵杆的指令传送到机体的控制面,比如升降舵,方向舵,襟翼以及副翼等部位。

如果液压系统失灵了那么操纵杆几乎就成了摆设,飞行员将无法通过操作杆来控制飞机的飞行动作。

无法操作

比如,无法控制飞机上升或者是下降以及左右转弯等,通常为了提高飞机的安全性,都会装有多套相互独立的液压系统。

而这架空客A300的敦豪货机上就装有三套液压系统,即使有两套失灵了,剩下的一套还是可以勉强维持飞机的正常飞行。

三套液压系统

此时,机组成员还不知道飞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副机长认为飞机是被导弹击中了方向舵,飞行工程师认为有可能是撞到了另一架飞机。

无论是哪种情况,如何让只剩一套液压系统的飞机安全降落才是此刻最重要的。

敦豪货机的三名机组成员面对险情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们各司其职,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副机长急忙询问机长有没有好的应对措施,机长见状当机立断做出返航的决定。

返航

但真的是关门挤着眼睫毛巧了,就在飞行工程师进行双液压损失紧急检查程序时,机长表示:

他很难控制飞机,副机长听后,立即协助机长试图恢复控制,但这似乎并没有用,紧接着飞行工程师就 告说:

最后一个液压系统的液压油也漏完了。

液压系统全部失灵,这对正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来说,绝对是噩梦中的噩梦,飞机上的各个翼面控制功能随之失效了,飞机很快就进入了危险的起伏运动。

在此之前,曾发生过两起因飞机液压系统失灵,造成飞机一会扶摇直上,一会俯冲直下的情况。

一次是1985年的日本航空123号航班因维修疏忽和金属疲劳导致机尾发生爆炸性减压,使飞机上所有液压系统失灵。

日本航空123号航班

飞机在空中苦撑32分钟后,最终坠毁在山区,造成520人遇难,4人幸存。

第二次是,1989联合航空232号航班,又称“苏城空难”,它因飞机2号引擎制造缺陷,风扇盘爆裂,损毁了机上三套液压系统,空难事故造成112人死亡。

联合航空232号航班

这起空难发生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就要求相关部门尽早制定,飞机如果失去了所有液压系统后的紧急检查表或应急程序。

如今14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出台什么什么有效的应急方法,那么敦豪货机的机组成员面对这万分紧急的情况,该如何创造奇迹呢?

惊险降落

险情发生后,敦豪货机的副机长赶紧用无线电紧急呼叫了巴格达机场,表示飞机遇到了紧急情况将要返航迫降。

随后他就让飞行工程师与地面空管保持联系,因为他要和机长一起集中精力想办法控制住这架失控的飞机。

失控的飞机

接到通知的地面空管站起来往塔台外一瞅,果然就瞅到了一架左翼正在冒烟的飞机,他以为是飞机是左侧引擎着火了,便立即将飞机左翼发动机着火的情况反馈给了机组。

这个信息让机组成员瞬间意识到,情况远比他们所估计的还要严重得多,虽然左引擎显示一切正常,但是飞机左翼可以肉眼看到火光,足以说明机翼受损严重。

机翼相当于鸟儿的翅膀,飞机能在天上飞都要靠它产生升力,不仅如此,它还有一些辅助功能。

例如,悬挂引擎、存储燃油等等,如果说液压全无还有一线生机,那么鸟儿没了翅膀,就是腚上挂粪筐等死

直升机

此时正好有一架美军军用直升飞机在机场附近巡逻,直升飞机上的人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就飞过来查看情况。

经过观察,敦豪货机应该是被肩射式防空导弹击中了左翼,导致机翼破损严重,火势很大,机翼上拖了一个约50米长的火龙。

约50米长的火龙

而且破损点距离引擎很近,他们迅速将这个情况汇 给了机场塔台和出事的敦豪货机机组。

这个消息让敦豪货机的机组成员难以置信,他们必须要马上迫降,如果左翼上的油箱被大火吞噬从而引发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可在液压全无的情况下,该如何迫降呢?

就在头发丝吊大钟,千钧一发之际,机长突然想起来,自己几个月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了一场与航空安全相关的研讨会。

当时在会上有一位大神级别的机长就分享了他在液压全无的情况下,是如何与机组成员一起通过控制飞机的油门来慢慢稳定飞机的,为飞机最大程度的争取到了迫降的条件。

阿尔弗雷德·海恩斯

经验大致是这样的,当飞机拼命往上爬升时,开始慢慢收紧油门减小推力,那么机头就会下降,飞机就会停止爬升;

飞机往下俯冲时,就选择加大推力,这时机头会上仰,飞机就会爬升;

加大右侧推力,飞机就会向左倾斜并左转;加大左侧推力,飞机就会向右倾斜并右转。

而那位分享经验的大神机长正是在“苏城空难”中力挽狂澜、拯救100多人的机长阿尔弗雷德·海恩斯(Alfred Haynes)

阿尔弗雷德·海恩斯

此时艾瑞克机长心想,幸好当初用心听了课。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了主意的机长马上和副机长打着配合,仔细观察飞机状态,小心翼翼控制好油门力度,以此来调整飞机忽上忽下的姿态,可飞机起伏运动幅度变缓的同时也向左转了大圈。

因为一直保持着左右引擎功率差不多大,而忽略了飞机左翼受损严重所产生的额外阻力,所以导致飞机一直在向左转。

为了补偿左翼受损所带来的飞机偏转,机长决定增加左侧引擎的动力。

果真是急中生智出奇迹,我们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

示意图

的位置是发生爆炸的位置,之后飞机开始了一段剧烈的起伏运动,当想到方法后,机长在飞行工程师和副机长的辅助下,终于让飞机的飞行状态有了一些好转。

是从事故发生到摸索出了如何利用油门控制飞机转弯,爬升和下降的规律,大约花费了10分钟的时间。

经过这么一折腾,飞机也失去4000英尺(约1219米)的高度,并且还在持续下降。如果不尽快降落,飞机很快就会坠落地面。

飞机到达这个位置时,机组成员已经可以目视到到机场了

平稳飞行

为了给迫降做准备,需要适当地降低飞机的速度。

机长指示飞行工程师使用应急系统放下起落架以增加阻力,起落架的应急装置在驾驶舱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