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阻索是工况最为恶劣的索具,研发难度极大,只有中美俄拥

资料图

拦阻索归根到底是一种索具,不过却是世界上工况最为恶劣的索具,也是研发难度最大的一种索具。这个世界真正能够自行研发拦阻索的只有中美俄三国,英国航母上的拦阻索用的是美国货,法国原本信誓旦旦的要自己研究,最终还是没能成功,买了美国货。由于咱们从乌克兰买了苏-33进行仿制,没有从俄罗斯购买,作为惩罚和限制,俄拒不出售拦阻索系统给我们,当年西方大国和俄罗斯也都是算定咱们自己搞不出拦阻索系统。

资料图

不过最终咱们还是让西方和俄罗斯大跌眼镜,拦阻索咱们自己搞出来了。之所以拦阻索这么难研发,主要是对拦阻索的要求太严格,不仅要求高强度,还要有高韧性。要把时速200多公里降落的30多吨战机在几十米之内拉停。首先拦阻索不能太粗,否则战机的尾勾挂不上;其次是拦阻索要强度还要足够大,不能一拉就断了。事实上,很多降落时发生的事故就是由于拦阻索断裂造成的。最后拦阻索是一个系统,拦阻索在拉住飞机的同时,必须消耗掉飞机降落时从200多公里减为0公里的动能,这个能量转换的过程非常快,要在短短几秒之内完成。

资料图

拦阻索自身结构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其背后的还有一套拦阻机构,当飞机尾勾着舰时,尾勾拉住拦阻索,拦阻索拉动活塞柱体对液压油进行压缩,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完成飞机动能向热能的转化,而液压油则吸收热能后再冷却回到液压缸内,准备下一次拦阻。由于整个拦阻都发生在一瞬间,所以对整个系统运行要求极高,不允许发生一点意外,否则就是机毁人亡。

资料图

研发拦阻系统的背后是对一个国家整体基础工业的发展水平的考验,涉及到金属材料、机械加工、电子控制、液压系统等,这个系统看起来貌似简单,但其实研发的难度特别高。试想连英国、法国都自己搞不定,可见难度有多大。所以立足自身、奋发图强才是王道,指望别人靠买买买是不可能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