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信重工公司获悉:由该单位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液压重载机械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验证”项目日前正式启动,将有望实现多项重载机器人研发“零的突破”。
据悉,该项目由中信重工牵头,联合山东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交通学院、中信重工自动化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旨在以液压重载机械臂理论研究、机构设计、液压伺服、智能感知、协同控制为主线,解决液压重载机械臂“刚—柔”耦合多领域建模和冗余液压重载机械臂“刚—柔”耦合控制这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推动我国在液压重载特种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中信重工一举“中标”该国家研发计划,离不开多年来在重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淀。为解决行业“痛点”,中信重工自2014年起便介入工业概念机器人的研发,率先开发出行业首款重型磨机换衬板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总重约29吨,最长可伸展23米,可通过遥控实现对磨机衬板7个自由度的取卸和夹装,从而大大降低衬板更换的人力成本,提高更换效率、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
中信重工高级工程师胡同海介绍说,“重型磨机换衬板智能机器人为中信重工从事液压重载机器人研发打了‘前站’,储备了技术,成为企业拿下‘液压重载机械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验证’项目的重要原因”。
中信重工提出的研发目标是,研制出1台7个自由度的产品样机,并在重工领域磨机衬板安装、航天领域空间站仪器设备装配等方面进行应用验证。
胡同海介绍,有了重载高精度机器人,犹如赋予工人一只灵巧的“巨人之手”。不只是在磨机衬板更换环节,在重工业的热处理、锻造等环节,数吨重锻件的快速上下料、精细加工过程中,重载机器人均可以大展身手。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空间站规模和载重越来越大,人工装配在效率、精度方面势必跟不上发展需求,需要一种高精度、大载重机器人产品实现高效装配,这也成为该项目产品所设想的应用场景之一。
Exibition revidw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