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那你知道它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

早在公元前236年,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创造了一种用绳索和滑轮操纵的省力机械。多少年过去了,人们运用这种机械来运货,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升降机。

这些升降机的特点是:完全依靠人力来作业,虽然省劲,但很费时。尤其是不够安全,往往一有故障,机械就会全部瘫痪,什么事也干不成。

1852年,在一家商业公司里,有一个名叫奥第斯的搬运工。他和他的伙伴们每天开动升降机,把货物提升到楼上,又从楼上回到底层。当时的升降机比中世纪时代的进步一些,是一根很粗的绳索吊着一个铁丝编成的笼子。有时为了运货快些,搬运工也随着货物一起提升。万万想不到的是,曾经发生几次绳断、铁笼坠下的严重事故。奥第斯见了工友的尸体,感到十分伤心。

从此,一方面奥第斯虽然开升降机时也心里不安。但是,另一方面也激发他开动脑筋:我不能老是等待摔下那一天到来呵!奥第斯的文化不高,但是他不气馁,找来许多书本,如饥似渴地学起来。同时,他找到了些泥巴、木片、硬纸、绳索、齿轮、弹簧、棘爪等一大堆零件和材料。伙同几个好友,一起制造一种安全性好,不依靠绳索,而借助齿轮的机构来提升的升降机。

经过了多少次失败,听到了难以计数的冷嘲热讽,奥第斯咬咬牙,他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他四处求教,虚心听取意见。改进,改进,再改进……终于在1854年的一天,美国纽约市的水晶宫博览会大厅里,热闹非凡。

一次别开生面的表演即将出台,观众看到:一位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正站在装满木箱、铁桶等的升降机平台上,让升降机徐徐开动。当在场的人都能看见平台的时候,大汉突然下令:“砍断绳子!”咔嚓一声,吊绳软软地跌落了下来,而平台稍微下滑了一点点,就被周围的弹簧和棘爪紧紧地锁住,纹丝不动!在场的上千观念倒吸一口冷气,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站在平台的大汉挥动帽子,向大家频频致意,他大声地说:“女士们、先生们,一切平安,一切平安。谢谢诸位。”

这位大汉就是勇敢过人、虚心好学的奥第斯。

1857年,奥第斯集资开办了电梯公司,升降机不仅可以运货,而且还可载人,它的用途更广了。1904年奥第斯公司率先又研制成功不用齿轮牵引的电梯,从而为建造高楼的运输工具打下良好的基础。到了1932年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帝国大厦建成,安装了可供102层楼使用的电梯。从此,电梯的花样越来越多,除老式的箱式电梯外,还有观光电梯、双层电梯、照明电梯等。

现在,电梯已经成为高层建筑物中必须安装的设施。它每天帮助人们上楼、下楼,节省体力和时间,而且今天的电梯比过去更加安全、更为方便了。或许大家并不清楚,奥第斯是电梯的第一个发明人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