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调研行
今年7月,煤业公司张集矿综采三队准备班副班长高立东接到了一个任务,学习掌握液压锚杆钻车的远程操作技术。如今3个月过去,当初对此还有所疑虑的他,现在说起这套装备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液压锚杆钻车真是太好用了,我们打钻眼时不仅站位安全了,效率也上去了,干起活来轻松多了!”
Q1
远程可操控,采煤队用上了液压锚杆钻车
说到矿井的生产方式转变,不得不提的一定有液压锚杆钻车,虽然这项技术装备已经在掘进施工中广泛应用,但说到在采煤队使用液压锚杆钻车,在矿井还是一件“新鲜”事。如今,张集矿综采三队的职工们就用上了新装备,不仅如此,这套液压锚杆钻车还是升级版,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该矿液压锚杆钻车
不要小看这台液压锚杆钻车,它的应用使得巷道内不同高度、不同角度锚杆(索)孔、炮眼孔、探测孔的施工得以更便捷地实现,省去了传统施工锚杆、锚索孔时搭设脚手架等辅助操作的时间。
同时,设备采用的遥控操作,让操作人员远离未支护的区域,远离转动部位,有效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又节省了施工临时支护的时间和材料,大幅缩短了支护作业时间,提高了支护效率。
“现在我们使用这台单臂液压锚杆钻车,打一根6.3米的锚杆只需要十多分钟,2人一个小班打20多根也不在话下,和以往相比,效率也有了大幅提升,真正提高了锚杆锚索钻孔施工的安全性,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周虎表示,“下一步,我们正在和厂家积极沟通,尝试在地面进行远程操控,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相信不久后我们就能真正实现地面远程操作了。”
Q2
“地轨”变“天轨”,单轨吊运输从躲着用到抢着用
在张集矿运输二区,该区单轨吊队检修班班长陈胜胜正忙着打电话,“放心,西三1煤轨道斜巷的单轨吊正常运行,不会耽误打运物料,你们按计划排好班次和使用时间就行。”放下电话,陈胜胜笑着说,“以前刚推行单轨吊的时候,不少人并不看好,也不想用。而现在,单轨吊的好处充分体现了出来,成了个‘香饽饽’,大家担心的反而是用不上了。”
随着采掘作业向纵深发展,采掘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辅助运输系统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势在必行。其中张集矿在单轨吊 络化建设运行方面先行一步,辅助运输系统的建设让设备材料采用单轨吊运输,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效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为集团公司各矿井的辅助运输建设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该矿运输一区斜巷队正在使用单轨吊打运大件
单轨吊运输系统的效率和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究竟好在哪?刚刚开完班前会的该区党总支书记刘军道出了其中关键:“在安全性能方面,单轨吊自带多套保护装置,而且故障率低,打运速度较传统运输系统提高了接近1倍,而在减少用工人员方面的效果更为明显。”
用传统运输系统打运设备时,大小巷道很多会造成转运环节多,以前打运时,每班至少需要安排十个人负责斜巷上下口警戒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用单轨吊 络化运输之后,运输环节大大减少,物料可以直接从斜巷上口运到工作面,减少了很多转运环节不说,每班只需要安排1名司机和1名押车工,用人和以往相比减少了一大半。
“前段时间,我们井下有个工作面进行抢险,我们立刻安排了两台单轨吊不间断运送物料,一个小班就打运了64车料过去,为矿井及时抢险提供了保障。要是用以前的运输系统,这样的效率是不可能做到的。”陈胜胜自豪地说。
Q3
信息随时看,GIS一张图让智慧管控更便捷
最近这段时间,张集矿地测科技术主管时宁宁明显感觉工作更得心应手了,究其原因,他把功劳记在了GIS一张图带来的便捷上。
“以前我们在绘制采掘综合平面图时,使用的是AutoCAD软件,要先在井下实地测量各种特征数据后,在系统中一条一条地画出来,完成一条巷道的绘制要1个小时以上。”时宁宁介绍,“现在通过GIS一张图有地测专业模块的功能,就能利用系统数据库内的数据,直接生成巷道模型,我们只需要再进行补充完善就能方便地绘制出采掘综合平面图了。”
什么是GIS一张图?简单说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测底图将矿井各类信息全部汇总到一张图上,形成安全生产全系一张图,达到生产智慧管控的目的。虽说只是一张图,但内容却涵盖了智慧党建、全息一张图、安全管理、生产调度、综合自动化等14个子系统,全面覆盖了终端机械化、系统自动化、综合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融合了应用系统和业务流程,用信息化手段大大提高了安全风险管控效果。
这时,时宁宁坐到了电脑屏幕前进行操作,随点鼠标点击,可以看到煤矿井下及地面工广等信息全部直接呈现在屏幕里。点击生产态势这一项,矿井的累计产量销量、主井提升运行参数、安全监测以及人员定位等情况跃然而出,而井下生产监控、设备运行等信息,全部都能随时调阅。
GIS一张图的作用远不止是这些,据了解,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实时、准确、直观地了解重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原煤产量、发热量等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安全管理分析、生产运行分析、经营分析以及调度分析的折线图和柱状图,同步传输至煤业公司,为安全生产经营等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当前企业在生产方式转变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应当看到我们与行业先进矿井还存在差距,各个矿井之间也存在着推进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下一步,要坚持以解决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为目标,以“四化融合、七措并举”为提高矿井双效的抓手,让技术装备为我所有更为我所用,进一步促进矿井全员工效的提升。
(孙飞 张旭)
投稿邮箱:hhnykg@163.com
扫描二维码
进入“淮河能源集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