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有我 号队出列”——让青年突击队的旗帜高扬在江苏大地

导语

1954年,我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由18名团员青年在北京发起成立。6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组织通过倡导成立和广泛组织一大批青年突击队,引导和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日常生产建设、创新攻关前沿、抢险救灾一线等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前不久,共青团中央还专门制定了《深化新时代青年突击队工作指引》。

在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下,中国共青团杂志社在《中国共青团》杂志2021年第20期推出《青年突击队:“急、难、险、重、新”里显担当》专题,围绕各地青年突击队工作的规范化、实效性分享好经验。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共青团的工作主线。团江苏省委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以青年突击队为牵引,联动“青”字号品牌工作,联合实施“一线有我 号队出列”青春建功行动,组织引导青年突击队在一线建功、青年文明号在一线服务、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在一线保障、青年岗位能手在一线培育,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服务重大项目

组建青年突击队“勇挑重担”

2021年元宵节刚过,看着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主体完工,中建八局三公司项目部经理、青年突击队队长陈刚松了一口气,“这项常规需要5年工期的重大工程,我们接到任务要在2年完成。我们顶住压力,自发组建了青年突击队。我真的很骄傲,我们的队员都是好样的,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现在我们对如期交付充满信心!”这支72人的青年突击队带领1800余名工友不间断施工,创造了月均1.5亿产值的生产记录。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青年突击队,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逐一突破,一个个重大项目得以加速推进。2021年3月,江苏省市联动集中召开“一线有我号队出列”青春建功行动助力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动员会,号召广大青年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攻坚在前,争当强省建设的先锋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截至目前,全省有2301支青年突击队奋战在重大项目建设第一线。

应对突发疫情

号召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

今年7月,面对禄口突发疫情,团省委以广大共青团员、基层团干部、青年骨干为主体,以自愿请战为原则,在采样检测、封控区服务等重点领域组建抗疫青年突击队。23岁的江宁水务集团员工袁权主动 名,成为高风险地区秦村社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每天5点多起床,一个人负责1栋楼145人的7次核酸检测。扬州新集镇经发局田延也是抗疫突击队员,负责每天晚上9点至次日凌晨5点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执勤。24岁的他走访时发现,当地千余名建筑工人因疫情不能返乡,“他们吃住在工地,条件艰苦,但防疫不能马虎”,于是他隔三岔五跑工地宣传防疫知识,还主动帮忙联系核酸检测。

不论是袁权,还是田延,都是众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突击队员的缩影。在疫情防控最关键时刻,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组织等以青年突击队形式“整建制”到高风险地区、封控区域、隔离宾馆开展周期性的志愿服务,为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投入联防联控、用电保供、物资抢运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疫情期间,全省共组建6547支青年突击队,服务点位3685个,服务时长37.5万小时。

建立长效机制

促进团员青年“一线成才”

一直以来,团江苏省委积极探索“号手岗队”协同联动机制,并逐步构建起以“一线有我号队出列”行动为统揽的工作体系,对在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工作中表现优异的青年骨干,由团省委联合相关厅局授予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激励广大青年争做青年突击队员、争当青年先锋,在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征程中砥砺奋进、担当作为。


编 辑 | 李奕宁(中国传媒大学)

校 对 | 新媒体小组

统 筹 | 胡同洲

审 定 | 杨振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