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完大众途岳后,再换魏VV6,内行人:对比底盘就知道差距

开完大众途岳后,再换魏VV6,内行人:对比底盘就知道差距。我们知道在2009年上汽大众首次将海外版的 Tiguan引进的时候就已经基本确定了它会成为“爆款”。国内市场对SUV产品线日益高涨的消费需求,加上当时的市面上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手就像是滔天洪水涌进了一个漏斗,结果自然是相当长时间里途观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反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车企中,长城也算特立独行。哈弗、赛弗等一系列产品力不俗车型进入市场后很快给消费者留下了"SUV专业户”的形象。时至今日长城也开始向着更广阔的豪华SUV领域拓展自己的产品线,VV6就是这个背景下诞生的被寄予厚望的产品。

途岳与VV6的车身数据分别为4625mm/1860mm/1720mm和4453mm/1841mm/1632mm;轴距均为2680mm。在下控制臂工艺和材质方面两者有些不同,途岳选择了单层冲压钢板,而VV6则使用的是冲压拼焊工艺。值得注意的是,VV6在半轴上添加了ー个橡胶块,它能降低半轴的抖动惯量同时改变振动频率,对整车NVH有积极意义。

換一个角度观察前悬架则会发现,两款车在防倾杆及连杆的设计上也有一些区别。途岳让半轴从防倾杆和连杆两者中间穿过,而VV6则将防倾杆和连杆放在了半轴后方。途岳采用了非全框式副车架形式,从造型上来看与同]师兄途观L如出一辙。

但在材质上有些不同,途岳选择了钢材质打造副车架副车架通过支承与发动机连接,并负担着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重量,同时一些车的水箱也固定在副车架上,所以VV6这种全框式副车架固定点多,承载性更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衬套是车辆悬架与副车架的连接点,它负责将传递到车身的振动尽可能的过滤掉,所以对车辆的舒适程度有重要的意义在前悬架的下控制臂上,途岳采用了两个橡胶衬套。相较于橡胶衬套,液压衬套內部的液压油能更好的化解来自悬架系统的冲击,通常能提供更好的乘坐感受。VV6在后部连接点就使用了一个液压衬套。

途岳的底盘中部采用了大量的铝制隔热瓦,以此隔绝排气管散发的大量热量,传动轴则藏身在排气管上方。虽然在布局方面这样的设计能让底盘平整度更高,有利于气流快速通过车底,但在车内势必也会形成较高的地台隆起。

VV6在底盘防护方面略显粗犷,底盘两侧中间部分几乎全部裸露在外。传动轴和排气管平行布置能够降低对车内空间的侵占,这对于标榜豪华的SUV来说也是比较合理的设计。

途岳的转向助力电机为博世提供的电动转向助力电机,它被布置在了转向机附近,直接将助力作用于转向拉杆。该类型助力电机结构紧凑布置简单,并且能将“路感”反馈给车内驾驶者,能很好的兼顾驾驶乐趣。

与途岳不同VV6的转向助力电机被布置在了转向管柱上这样的设计相当于将助力直接施加到转向管柱上,就是类似电机在帮我们转动方向盘。后悬架方面,两款车采用的都是多连杆式后悬架。途岳采用在MQB平台上比较常见的三横一纵式结构。VV6则采用的是两横一纵的设计,纵臂较为粗大且与轴承座多处进行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纵臂担任了其他连杆与轴承座之间桥梁的角色。

通过麋鹿测试的模拟,往往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两款车的驾驶取向是否偏向于操控稳定性。途岳的表现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大众味,底盘整体给人一种很紧致的感觉,VV6调校更偏向于行驶的舒适度,测试中ESP的介入更加明显。在减速带测试中途岳整体偏硬朗,压上减速带有明显的感觉好在通过之后没有什么多余的振动,虽然硬,但也比较干脆。VV6在同样的减速带上表现比较柔和,速度稍快时能很好的化解颠簸,低速时有一点点拉不住车身。

结语:途岳和VV6两种调教风格还是差别很大,途岳似乎想面面俱到保持性能的均衡性,失去了自身的个性亮点,VV6的底盘规格可以看得出是有高级感的车。大家会更看好大众途岳还是国产豪华品牌VV6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