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不仅可供市民漫步、健身和骑行,还为城市“颜值”的提升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这就是深受韶城市民喜爱,全长约9.8公里,总投资4800万元,于今年元旦投入使用的小岛慢行系统。
市区小岛慢行系统建设工程只是我市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5年来,我市积极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以“扩投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为重要抓手,建设重点项目261个,完成投资1692亿元,支撑全社会投资实现3835亿元。
重点项目引领作用愈发明显,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为群众筑牢了幸福大厦的基石。
图为改造后的市区解放路。王济超 摄
民生篇:给市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重点项目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造福百姓、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在近5年的项目推进中,我市以民生类重点项目建设为基础,着力推进各项民生保障工作的完善和提升。
今年4月25日,随着挖掘机的启动,老百姓期盼已久的南水水库供水工程正式动工,预计一期工程将于2019年上半年竣工并向市民提供优质天然的南水湖水。
“ 南水湖生态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天然的水质非常好,希望尽快能够喝上这一汪清水。”市民黄伟俊对此十分期待。据了解,南水水库供水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未来每天供水可达50万吨,受益人口近130多万人,将极大地改善供水范围的饮用水质以及满足产业转移园区、芙蓉新城等重大工业项目的用水需求。
南水湖坝头。成平华 摄
除了水,其它方面的民生项目建设也是遍地开花:
安居方能乐业。近五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城乡安居工程,棚户区累计改造住房约55800套,改造动工建设棚户区建成约40000套,棚户区群众安居乐业的梦想得到了实现。
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民政等领域,我市建设了中等职业教育、义务教育、重大疾病防治、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残疾人体育等105个民生类重点建设项目。
除此之外,在今年十大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建设项目中,有市区教育资源整合一期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市区10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市区2000个公共停车位建设、市区公园绿地10万平方米、农村公路硬底化500公里以上等项目。
这些民生保障建设项目的落实,给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经济篇: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重点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主动融入珠三角战略以及“产业共建、城市提升、县域发展”三大主题工作思路,从大局谋划一批又一批重点项目,推动韶关全面发展。
近5年来,我市争取了国家和省批准建设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韶关电厂“上大压小”2×60万千瓦机组、韶能生物质发电、乳源大布风电场项目(一期)、南雄市犁牛坪风电场、广东省天然气管 一期管道韶关支干线、韶钢改造提升工程、新丰水泥建成投产、华电南雄热电冷联供2×35万千瓦机组、广东国粤韶关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2×35万千瓦机组、南雄彤置富200万吨水泥、台泥(曲江)400万吨水泥、新丰稀土分离项目开工建设。
乳源大布山坡上的风电场。 赖南坡 摄
“重点项目建设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动力。”市发改局副局长朱保良说道。我市工业基础雄厚,机械装备制造业是韶关最大的工业产业体系和传统优势产业,并逐步形成了以生产加工铸锻件、工程机械成套设备、发配电成套设备、汽车零部件、液压油缸等主导产品的装备工业体系。如韶铸集团有限公司、韶关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韶关液压件厂有限公司等。
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特钢轧钢生产车间。
重点项目不但要做大,而且还要做到更强。建设中的华南120万吨优特钢精品基地,积极顺应经济转型升级,不断贴近国内重工业市场需求,重点发展高性能特种钢材材料、车用钢材、船用钢板,并正在全力建设成为中国华南地区钢铁深加工基地。
当前,我市推进的重点项目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提升建设、园区建设、产业攻坚建设、民生保障建设等方面共80个。“九龄故里·百里画廊”生态旅游度假示范线路、乳源银山南岭温泉度假村综合开发、曲江大塘塘口农业生态观光园、摩尔城(武江)城市综合体、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翁源核心区等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规划建设中。
粤商高科特种材料创新园、韶关市紧固件产业园、蓝威科技生态园、莞韶城三期基础设施项目、南雄市康绿宝增资扩产……我市各大项目纷纷进入发展快车道。通过创新推动,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为全市经济注入新动力,让韶关发展更强!
(长按以上二维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