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5战机很强,为什么不用电传飞控?答案其实很简单

在第三代战机发展史上,美国的F15战机的确值得浓墨重彩。它是世界上第一款成熟的第三代战斗机,也是美军在越南战争后对空战方向的重大改进。发展到现在,F-15战斗机已经发展出了多个型号,甚至还有隐身版本。然而令人好奇的是,F-15战机在服役的几十年里,一直没有采用先进的电传飞控系统。

这是为什么呢?

顾名思义,电传飞控系统是利用电脑控制信号来操纵舵面的飞行控制系统,它是当今主力战斗机的标配。而F-15战斗机却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液压控制系统,从1976年正式服役,一直到2011年,这35年间F-15一直对电传飞控好不感兴趣,2011年出口给沙特的F-15SA,以及后来出口给卡塔尔的F-15EX,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才改装了电传飞控。

在此前这么漫长的时间里,F-15战机是怎么在液压飞控下实现超强的战斗力的?

实际上,F-15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和掌握制空权,相比此前的所有战机,F-15战机具有更强的机动性,航程,电子设备和火力,能够适应复杂的战场情况。但是在F-15刚刚诞生的时候,电传飞控系统也才刚开始研究。电传飞控技术最早出现在1968年,当时美国宇航局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首次使用了该技术,并在1972年第一次在F-8C战机上进行了使用,到了1974年,F-16战机开始正式采用最早的电传飞控技术。

而F-15在设计和定型的过程中,电传飞控技术还并不成熟,在冷战的关键时刻,F-15肩负重任,它要对付的是苏联的米格-23和米格-25战机,非常强调空优能力,以及更强的可靠性。所以F-15战机在一开始研究的时候,就没有考虑电传飞控。相比之下,苏联第一款采用电传飞控技术的第三代战机米格-29,一直到1983年才服役。

虽然没有配备电传飞控,但是F-15可以说达到了液压飞控技术的巅峰。它采用了所谓的双冗余高权限增控系统,其操纵性能已经跟当时的电传飞控技术差别不大,这套系统赋予了F-15强大的高过载机动能力,拥有很强的加速和爬升潜力,在争夺制空权的作战中占尽优势。后来,美军顺势将F-15的液压飞控系统升级为了数字化,也就没有走电传飞控。

在海湾战争中,168架F-15战机倾巢而出,击落了伊拉克36架战机,但F-15却没有一架在空中受损,这场战争成为了F-15的扬名之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