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的“上班路”
——开滦集团范各庄矿业公司安全高效运输组装工作面支护设备纪实
百米甚至千米深的煤矿井下,是煤与铁的世界。在那里,大块头的设备着实不少,液压支架就是其中之一。这些高四五米、重几十吨的“钢铁巨人”,需要穿过条条巷道才能抵达工作面,“上班路”十分难走。
如何使“钢铁巨人”的“上班路”不再艰难,开滦集团范各庄矿业公司做出了有益尝试,让我们去看看。
4月3日,范矿公司3100副石门。
准备一区三班大班长王大川带领员工接收了井运区送来的液压支架部件。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大块头”送到3X71N工作面去“上班”。
这批液压支架在“上班路”上搭乘的第一趟车就是范矿公司今年新投入使用的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它依靠防爆蓄电池进行电力牵引,配以起吊梁、装载用具、人车等,沿顶板轨道行走,不与地面接触。别看个头儿不大,它却能吊起单个最大重量为14吨的物品。司机只要推动拉杆,它就能将一辆满载物料的矿车轻松吊起,并很快运送到指定地点。
在单轨吊机车运送下,液压支架底座、掩护梁、顶梁等部件从3100副石门出发,经过7槽边眼儿,直抵3X71N风道,全程1000多米,途经5个巷道转弯。
“以前运送大型设备时,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转弯。”王大川说,车辆转弯时,要借助转车铁板调向,反复摘挂链、调整,不仅影响运输效率,还可能出现落辙事故。
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受底板条件限制,可沿复杂曲线运行,能够实现连续不转载运输。特别是在巷道过弯时,单轨吊机车沿轨道直接通行,转弯圆滑顺畅,使运输线路节省了10多个人力。
到达3X71N风道后,液压支架“换乘”到了一台两人高的新型液压起吊装置上。这台装置被员工称为“加强版变形金刚”。
“加强”之处在于添加了平行移动功能。液压框架式起吊装置的4个主起吊钩,有合计48吨的超强“臂力”,将顶梁、掩护梁等散件翻转平移,组装好后直接吊运至支架底座件平车位置,将销轴管路精准对接,很快就能完成一组液压支架的组装。
以前,员工要完成上述步骤,不仅要借助绞车拖拽主体平车,还要进行选取起吊点、对眼上轴等种种复杂操作。现在与过去相比,组装一组支架可少用20分钟。不久前,准备一区员工依靠液压起吊装置,创出了每天组装6组液压支架的好成绩。
组装完毕后的液压支架,重量和体积都达到了顶峰,随便动一动,都要投入不少设备和人力。这时,该登上“最强交通工具”——液压叉车了。范矿公司使用的液压叉车载重量高达50吨,是打通组装平台到工作面这“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设备。
液压叉车在员工的远程操控下,缓缓伸出前叉,将液压支架稳稳地装车,通过轨道来到3X71N工作面,对支架完成90度的调向,送入工作面内。至此,一组液压支架正式到岗,等待着在生产中履行“使命”。
液压支架的高效安装只是范矿公司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缩影。近一年来,范矿公司作为集团公司主力矿井,在探索新工艺、用好新设备上下了大功夫,系统推进安全高效工作面建设,使安装效率大幅提升。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推进回采装备及工艺升级,打造智能化工作面,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闻中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