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天天学 | 历史上的今天 ?9月6日

2021年9月6日

党史上的今天

1937年

9月6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1937年11月至1938年1月改称陕甘宁特区政府),林伯渠任主席。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人民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的战略总后方。中共中央十分重视边区的巩固和建设,提出要把边区建设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

1963年

9月6日至27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讨论农村工作、1964年国民经济计划等问题,并着重讨论工业发展的方针问题。

1991年

9月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

历史瞬间

1949年9月,青海西宁解放。图为人民解放军列队进入西宁城区。

百年先锋

林俊德

林俊德,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 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称号,是全军挂像英模。 2019年9月25日,林俊德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他隐姓埋名,投身我国国防科技领域50余年。1990年被国家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特邀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

1955年,17岁的林俊德从福建永春大山中走出,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1958年,还是大三学生的林俊德和同学张文斌被安排攻克研制液压马达的难题。没有见过液压马达的两人,凭借一张苏联液压马达示意图,在老师的带领下,反复研究,在3周后成功制作出了一台液压马达。

1960年9月,林俊德从大学一毕业,就被挑选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1963年,刚从哈军工进修回来的林俊德接到组织通知,他被任命为“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

在核试验基地,林俊德带领小组一起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自记仪。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材料,在这样的困苦环境下,林俊德采用钟表的齿轮、发条驱动作动力,设计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他用简单的方法、创新的思维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样的自记仪在我国历次核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俊德对压力自记仪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几近苛刻。林俊德的学生说,为拿到第一手资料,他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林俊德用确凿的数据,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林俊德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