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8日,改革开放的第17年,南京市板桥汽渡管理处“诞生”了,作为绕城公路必不可少的连接点,它承担着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沟通长江南北、分流过江车流和交通战备保障四大职能。在当时是除南京长江大桥外,长江南京段仅有的过江通道。
筑桥铺路为人民、优质运输创一流
1996年4月28日,板桥汽渡正式通车,紧接着便迎来了第一次挑战——承担南京长江大桥首次维修时的分流重任。当时的南京长江大桥已建成28年,公路桥日通过车流量已逾5万辆,是最初设计的5倍多,由于年久失修,大修势在必行。板桥汽渡在这关键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大桥维修期间,板桥汽渡的开拓者们在艰苦的条件下,24小时、全天侯渡运南来北往的过渡车辆,圆满完成了南京长江大桥首次大修时的分流任务。
安全是汽渡生命
开展“星航线”创建
提高汽渡窗口的整体形象
板桥汽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提出了“南北情、一船渡”服务理念,从岗位明晰、职责明确,细化流程,规范服务等四个方面出发,利用现代管理方法,总结出“七心”(爱心、耐心、真心、精心、虚心、齐心、尽心)重点从行为层面打造,将新时代的板桥汽渡人的行业形象传递给社会。
23年来,板桥汽渡的年渡运量从建渡之初124.3万吨/年爆涨至1897万吨/年,累计营收已达74000万元
科技强渡、科技保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渡后,板桥汽渡便开始致力于技术研发和课题研究,破解了西门子PLC的读写专利技术、完成了渡船应急电源自动跳转改造、甲板强度及大跳板曲线改造、渡船液压系统改造、“水上斑马线”课题研究等,以科学技术和更符合汽渡工作实际的设备保障了板桥汽渡的渡运生产安全,在节约成本、减少修理、方便操作、降本增效上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23年来,为提升服务品质,汽渡处不断升级硬件设施,进行了渡区改造,收费形式改造、监控系统改造等,如今,渡区内环境优美,收费方式由下车购票,改成通道式静态磅称重过渡,并适应市场需要,新增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手段。
全处监控点已覆盖南北码头和全部渡船、修理基地。实现了全范围、全流程、全岗位、全时段的监控。
2003年开始,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渡运生产需要,汽渡处开始新船打造,并逐步淘汰老旧渡船。2018年7月17日,板桥汽渡投资1350万元打造的第4条渡船——“板新2号”正式首航,该船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进行航线推荐、避碰预警、船只间距测量等,大大提高了汽渡船的航行安全性。是目前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汽渡船舶。
改革开放40年,如今的板桥汽渡已经成长为一个22岁充满活力的“青年”,经历了大桥维修、二桥、三桥、四桥、长江隧道、扬子江隧道等过江通道建成通车后的车辆分流等挑战。未来,板桥汽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奋勇拚博,攻坚克难,高标准,严要求,为实现汽渡处新时代新发展而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而奋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