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天眼”和港珠澳大桥有哪些广西印记吗?

“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背后有哪些广西的发明专利?城市堵车的“世界难题”有没有解决方案?12月17日,第十一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在柳州开幕,近700项优秀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和传统手工艺品等新发明创造成果一一亮相,在展会上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小学生通过南国早 的直播介绍发明创造成果。

“中国天眼”背后的广西力量

作为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中国天眼”已发现500余颗新脉冲星。当天上午,在柳州展区,一个微缩版的“中国天眼”吸引不少观众围观拍照。大家很好奇:远在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与柳州有什么关系?

欧维姆公司工作人员讲述“中国天眼”上的广西专利。

“FAST工程的反射面索 制造和安装工程,都是我们做的。”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维姆公司)营销总工程师方中予介绍,欧维姆的拉索技术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所在的科研团队找到该公司做索 部分的工程,“国际规范中拉索疲劳应力幅只有200兆帕,而“天眼”要求应力幅达到500兆帕。”

经过技术人员3年反复试验,欧维姆公司改进索制品结构,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出达到要求的索制品,“中国天眼”上的“ ”总共由6670根拉索编织成,施工精度控制在1毫米范围内。

除了“中国天眼”,多座大桥的模型也被搬到了现场。方中予说,在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中,也有广西的专利技术,“我们提供了预应力高强螺纹钢筋锚固体系、智能隔震橡胶支座、钢箱梁液压调位系统、预应力锚固体系等产品和技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