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下的中国“东极铁路医生”

虽然刚刚到下午两点,但太阳已经西向,接近了地平线——在抚远,隆冬时节,太阳会在下午3点多落山,黄福和他们早晨7点开始一天的工作,要在天黑之前完成。

在作业现场,巡线员操作铁路轨距尺,测量铁轨的断面数据。他们使用铁铲清理枕木上的积雪,一名巡线员操作电动扳手,将连接枕木和铁轨的螺丝拧起,一名巡线员则操作液压起拨道器,另外一名巡线员迅速将垫片放置在铁轨和枕木之间,这样,两条铁轨的相对高度重新变得一致。

“我们的工作,就是给铁轨‘体检’,做整体冻害检查,看两条铁轨的横纵两个断面位置是否符合标准。”黄福和指着铁轨说,发现问题,就要通过铺设垫片等方式将铁轨调整好,“误差以毫米计算”。

“在这个地方,记录必须用铅笔。”黄福和拿出他的作业记录本,上面拴着一支铅笔。

前抚铁路位于我国最东端,这里是盛产水稻的“大粮仓”,也是探秘“东极”的旅游胜地。近年来,铁路货运量和客运量不断加大,给巡线员们的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

每天八个小时的时间里,巡线员们处理好一处作业区,就要沿着铁轨步行前往下一处,巡线的里程常常超过10公里。

出生于1996年的金鑫是这些队员中年龄最小的,2018年参加巡线工作。刚刚结束一次作业,他直起身舒了口气,脸上的口罩早已满是冰霜。

“刚开始根本没想到这么冷,只能想办法多穿,现在已经习惯了。”金鑫说,怕家里人担心,他从未告诉家里工作条件这么艰苦。

每天,巡线员师国臣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和别的队员一起,将100多斤重的电动扳手搬上搬下铁轨数十次。“其实说起来也简单,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得干好。”谈及工作的辛苦,师国臣这样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