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湖: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对于博斯腾湖的芦苇来说,数九寒天才是真正的收获季,眼下,农牧民变冬闲为冬忙,在千里冰封的湖面苇区采割拉运芦苇。

1月13日,在新疆博湖县博斯腾湖冰面上,乌兰再格森乡村民吐逊江·热合曼驾驶着自己改造发明的芦苇采割机正在进行采割作业。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孕育着60万亩芦苇,是我国四大苇区之一,年芦苇产量达20万吨。博斯腾湖芦苇全身是宝,苇叶可以包粽子,苇经可以制作芦苇工艺画,也可以防风固沙、苇根是天然的中草药,还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吐逊江·热合曼说,他在博斯腾湖苇区采收芦苇有20多年了,以前都是人工采割,效率很低,前几年市面上销售的芦苇采割机确实给我们节省了人力,但是价格不低,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切割台无法上下移动,无法随着地面高低不平或者芦苇高度而自动升降,动力也存在不足。

现在改造的这台采割机实用多了,这都得益于乡村科普馆开展的科技知识普及活动,让我们很受益,学到了很多机械知识,通过学习我把家里的铲车进行了改装:首先在铲斗上安装了液压动力滑轮,再根据割草机的原理,制作了“三角形”锯齿状的切刀,将切刀焊接在铲斗上,铲车的推力加上液压切刀的动力,让这台机器采割效率比以前的采割机高出1倍,相当于50个人一天的工作量。现在,铲车春夏季节可以在工地干活,秋冬季可以在冰面上采割芦苇,不仅将闲置的资源用起来,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举两得。

“如果不及时采收芦苇,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来年新发的苇牙见不到阳光,致使春天幼苗难以生长,同时消耗养分影响来年的芦苇生长。随着科技的发展,博斯腾湖冬季芦苇采割工作由最先的人工镰刀采割到现在的采收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博湖县林业和草原局芦苇资源服务中心主任才聪高娃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