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区:立足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绒毛产业

绒毛加工

我市是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发展基地,拥有享誉世界的二狼山优质山羊品种。第二十六届全国绒毛会议在临河区的召开,为今后在更深层次发挥本地产业优势、推动地区企业间的交融和互利共赢提供了更多可能。

临河地区绒毛生产企业发展情况如何?笔者带你到巴彦淖尔市兴盛工贸有限公司去看一看。

3月26日,在临河召开的第二十六届全国绒毛会议、第二(2019)届中国畜产业扶贫大会暨第四届中国绒毛产业发展峰会、中国(临河)绒纺产业发展对接会吸引了不少企业参与。这次会议旨在促进临河绒毛产业提档升级,重振羊绒产业,把临河打造为全国绒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临河区的绒毛生产企业发展如何?日前,笔者走进巴彦淖尔市兴盛工贸有限公司,了解该企业发展情况。

巴彦淖尔市兴盛工贸有限公司始创于2001年,是一家以绒毛购销、水洗、分梳、打包、仓储为主营业务的本土民营企业。近年来,面对市场变化,兴盛工贸本着“强化管理、规范运作、发挥优势、拓展市场”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生产销售业务,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现拥有分梳设备58台、水洗设备4套、液压打包机2台以及环保净水设备、锅炉、装载机械等设备共计72台套,目前产品远销河北、宁夏、江苏等地。

总经理刘杰龙介绍,去年公司生产量为5000吨,圆满完成了年初定下的生产任务。2019年公司生产目标为6000吨,3月份已全面复工,目前做的原料收储和客户资源回笼等工作,主要是为5月份大批量回收羊毛做前期准备,截至目前,订单量已达4000吨。

根据绒毛的长度、细度、洁白度等标准,兴盛工贸在收购本地旗县、牧区的优质绒毛后,分几步制作,首先是选,把绒毛根据不同色系区分选出,随后进入水洗车间,洗去绒毛所含的油脂、泥土,经梳选后,成品绒进入印染纺纱公司进一步加工制作成服装、服饰等,滤出的粗毛则制成粗纺。

兴盛工贸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还解决了周边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今年42岁的边倩凭借扎实的技能和十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纺织工作经验,去年年初应聘到兴盛工贸担任车间主任,主要负责产量、质量、安全等工作。“我文化不高,做的时间最长的工作就是纺织。我家就住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骑电动车十来分钟就到了,中午在公司吃午饭,下午五点就能下班回家,不耽误我再做一点家里的活。”边倩介绍,公司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员工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现在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我挺满意的。”她说。

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聚集优势,兴盛工贸牵头成立了临河区农畜产品商会。商会由本地52家农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会员共同发起,引导、规范和整合当地农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行业秩序,实现广大农民和入会成员单位双赢。商会从2016年成立至今,通过以商会作担保、以资产为抵押等方式,联合河套村镇银行、黄河村镇银行、包商银行等为会员贷款近4000万元。兴盛工贸立足本土特色绒毛产业,整合当地绒毛产业资源,着力打造出一条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精品绒毛产业发展之路,助力“天赋河套”区域公共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