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月6日威博液压上市之后,1月18日沪江材料上市再为北交所“加新”,至此,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至84家。
据孙金钜介绍,北交所设立后,投资者参与股票“打新”的热情持续高涨,继威博液压之后,沪江材料“打新”同样受到资金追捧。
从沪江材料1月10日公布的发行结果来看,共有40.8万户投资者参与 上申购,冻结资金1378亿元,最终 上获配投资者户数为4.78万户,获配比例为0.11%。上述林先生选择顶格申购并缴付申购资金415.44万元,最终中签300股。
此外,战略配售方面,机构投资者参与热情同样较高。沪江材料发行结果显示,9家战略配售投资者中有3家公募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2家券商(东吴证券、开源证券),北交所新股战投常见机构也参与了认购。
常春林认为,北交所开市以来,得益于良好基本面支撑,各类投资者加速布局北交所上市公司,市场交易量逐渐放大,流动性持续改善。
“北交所是专门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平台,契合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 常春林进一步解释,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估值较低。投资者在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理念下,寻找优质项目,陪伴企业成长,预计可享受创新型中小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超额回 。
此外,新三板挂牌企业筹备北交所上市意愿强烈,筹备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已有197家企业正在北交所上市辅导中(含董事会决议和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同时,1221家创新层公司中,过半数满足北交所上市标准,北交所储备项目丰富。
“未来还有更大规模、更大体量的企业将在新三板挂牌,为北交所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常春林表示。
孙金钜分析称,参考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发行上市节奏,预计北交所今年新上市公司数将达80家左右。
在常春林看来,北交所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聚集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同时,通过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和严格监管执法,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扩充北交所市场规模,将逐渐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