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预防肌少症和骨质疏松。(图/翻摄自pixabay)
退休10多年的陈奶奶平日喜欢种菜,某天,却在提水浇菜时不小心闪到腰,啪一声后跌坐在地,紧急送医照X光发现腰椎第一节扁掉,医师诊断为「压迫性骨折」,之后,陈奶奶开始使用背架、止痛药,但即使卧床休息仍感疼痛,愈来愈不能站和走路,再追踪发现陈奶奶的腰椎变得更扁、压迫得更厉害,医师建议她接受新型的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疼痛显着改善,陈奶奶也可开始活动,慢慢回到正常的日常生活。
左图可见术前椎体明显扁掉(压迫性骨折),且内部有空洞(黑影处),经骨水泥填充后(右图),可支撑脊椎骨折,减轻不适感。(图/台大医院新竹分院提供)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骨科部苏盈豪医师表示,压迫性骨折常见于有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病人常因跌倒或搬重物,脊椎骨就裂开并且垮掉。因为脊椎是支撑身体的主结构,受伤之后日常活动就会受限,病人常有坐着痛,走路也痛的状况,严重者,甚至稍微翻身就感到剧痛,变得只能一直卧床。
对于压迫性骨折的治疗,最早期采保守治疗,即卧床到自然愈合,搭配使用背架和止痛药。然而,破裂垮掉的脊椎,因持续受力,脊椎的变形塌陷可能会恶化,进而造成驼背加剧。更有甚者,塌陷的骨头压迫神经,造成下肢瘫患或大小便失禁。另外卧床太久,对于肌少症的病人,其肌肉萎缩会恶化,日后就算骨头长好了,也可能因为肌肉萎缩造成慢性四肢或背部酸痛。
约在1980年,医师开始使用椎体成形术(俗称灌骨浆、灌骨水泥)治疗压迫性骨折,即医师利用中空穿刺针,将骨水泥填充至脊椎塌陷处提供支撑。因为骨水泥的支撑,术后会感到疼痛明显改善,且避免脊椎持续塌陷。近年,愈来愈多的医学实证指出,椎体成形术治疗压迫性骨折优于保守治疗。
早期的椎体成形术虽有不错的临床效果,因骨水泥质地较稀,容易有流动造成骨水泥渗漏的问题。若渗漏到神经孔可能造成神经压迫;渗漏到肺部血管可能造成肺栓塞或呼吸衰竭;渗漏到椎间盘则有可能造成邻近的脊椎骨折。此外,在脊椎塌陷及后凸严重的病人,骨水泥只能填充骨折缺陷,但无法矫正变形。
新一代的椎体成形术采用高黏稠式骨水泥,比较不会渗漏,可降低骨水泥渗漏到神经孔、血管或是椎间盘的风险。此外,新一代的椎体成形术结合新型术式或微创工具,更大大提升了安全性。例如,在矫正脊椎变形方面,利用气球撑起塌陷(Balloon kyphoplasty),或是脊椎千金顶(SpineJack)等,透过椎体内装置撑起塌陷的脊椎,可改善驼背及避免脊椎变形等相关后遗症。而且,新一代的液压型注射装置,用微小口径(约2mm)的穿刺针就可完成骨水泥填充,可减小伤口和组织破坏的不适感。
苏盈豪医师说明,由于脊椎骨折的病史、症状、变化及临床问题每个人不尽相同。再者,不同的骨质密度,或有不同的内科疾病,如免疫力不全,或恶性肿瘤病史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或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因此,建议民众若有脊椎压迫性骨折时,可谘询相关专业的医师,方能得到最好的医疗照护。
?地表最强美白精华、夏日必备神物? 路好评、7天有感
把家中的过期的票券找出来→进入连结页面并输入会员帐号及密码→出现票券验证画面后依序填写礼券编号、条码序号,并选择信托银行→就验证成功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