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高层拍摄三一重工位于长沙的18号厂房。 杨华峰 摄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拍摄三一重工位于长沙的18号厂房。 杨华峰 摄
海外华媒探访“中国最聪明的工厂” 触摸“智能”“创新”“国际化”
这里被誉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和“中国最聪明的工厂”,系三一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集大成者,这个智能车间与过去传统车间相比更加环保,各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是“中国智造”的代表。
海外华文媒体一行在18号厂房合影。 杨华峰 摄
10月8日,“行走中国-2019海外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采访团一行走进18号厂房,触摸智能、创新和国际化。
该厂房有一个“聪明”的大脑–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它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可以让一个订单快速精准地分解到每个工位;车间还实现了空中物流,AGV无人小车可以根据指令将货物直接送到指定工位,工人作业更加安全便捷。
“以前三一车间内2条泵车线有800多人,现在只有200多人。人均效率提升了400%。车间可实现一小时下线一台泵车。三一在上海临港的挖掘机生产车间,可实现5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三一重工副总经理陈静说,通过工业互联 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大规模应用,厂房实现了高度柔性生产,离散型制造的流水化装配,人均效率提升了400%,人均产值提高24%,可比制造成本节约1亿元,资产利用率提升8%。目前,数字化工厂技术已在三一10多个业务单位得到应用。
智能化只是三一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面对工程机械市场的变局,三一通过新技术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新旧动能转换,构建起一个更加健康的产业生态,以超出市场预期的优秀业绩,实现高质量增长。今年全年,三一集团销售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国际化是怎么布局的?”“海外市场发展如何?”海外华文媒体争相发问。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参观厂房。 杨华峰 摄
“目前,三一70%至80%的海外市场就在‘一带一路’这条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上。海上丝绸之路布局也初具雏形,目前三一重工在上海临港、珠海、浙江、江苏等都已设有工厂。”三一重工国际总部总监周万春表示,三一还以“一带一路”为路线图,让海外合作模式也开始向国际产能合作、抱团出海的新型模式转变。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参观厂房。 杨华峰 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