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
龙华徐汇滨江岸线
遭一艘货船碰擦
造成岸线栏杆受损
据了解,6时40分,一艘从舟山开往上海闵行方向的石子“浦某16”轮在行驶至黄浦江徐汇滨江水域时舵机故障,碰擦龙华徐汇滨江岸线,造成滨江岸线约3-4米栏杆受损,该船右舷船艏轻微擦痕。据了解,当时船上共有10人,所幸无人员伤亡。
事发后,黄浦海事局派1艘巡逻艇、2艘拖轮至现场处置。故障船只随后被拖离,现场也被围挡封锁,等候进一步调查处理。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该水域岸线
第一次发生碰撞事故了。
友们也表示:
怎么….又撞了?
三年撞了四次
徐汇滨江可以用“又双叒叕”来形容
今年4月16日
徐汇滨江亲水平台
被一艘船只连撞两次
造成江边步道护栏局部受损
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去年8月
徐汇滨江开放空间斜土段
发生过往船只撞击亲水平台事故
一艘船只径直撞上了码头
被撞击的步道栏损毁严重
2019年6月
也曾有一艘海船
在徐汇滨江码头附近水域发生碰撞后失控
撞上了堤岸
为何徐汇滨江岸线
会成为”水上事故多发地”?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赵敏华
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系副教授尹静波
两位专家从历史成因、环境、人船管理问题
等角度给出了解释
赵敏华表示,黄浦江徐汇段龙华嘴弯道突然收窄,且航道呈“S”型,本身航行难度较大;加上因龙华嘴对岸此前是港口码头,使得此段航道主流偏西航流复杂,给过往船只的航行带来更大挑战。
黄浦江百年前的航道疏浚图。受访者 供图
赵敏华给出了一张黄浦江百年前的航道疏浚图。他表示,1909年和1913年,为了让万吨轮开到黄浦江十六铺码头,上海浚浦局聘请荷兰水利专家奈格为总工程师,对黄浦江航道进行了两次疏浚。由图中疏浚前后对比图可以明显看到,龙华嘴一段在疏浚工程中更凸,此举有助于对岸航道加深形成方便停船的港口,但也使得水流速度加快。
而龙华嘴对岸便是今时今日的黄浦江徐汇滨江段水域。“之前因为这里都是港口码头,进出港船只多,船只经过时速度会压下来,但现在黄浦江徐汇滨江段作景观用,来来去去的都是过境船,可能就忽略了降速,重载船更受底部水流的影响,方向上便会更难控制。”赵敏华补充说。
此外,赵敏华注意到几次事故的发生时间都在夏季,刮东南风,除了底部水流再加风速影响,这对过境轻载船同样不友好。
除环境带来的因素外,尹静波认为,夏天温度较高,船舱的机舱船温度同步升高,这给船内设备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如导致液压管破裂等现象。此外,航行在内河的船,或许存在使用年限较久、日常检修没有跟上等问题,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更易发生设备故障。
对此,两位专家学者也给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为过往船只设立警示牌,或在船用导航系统中设立电子警示,预告船员此段水文情况,使其提前做好准备,降低船速。
在徐汇滨江岸线安装防撞轮胎等,保护船只和岸线,并为过往行人设立警示牌,告知此段为事故高发段,过往时注意观察附近情况,提高安全警惕。
对于船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在事故发生时应如何处理,同步加强对船只检修的监督,确保船只各项指标达标。
对此段航道进行疏浚改造,平衡水流速度和主流重心,或考虑将徐汇滨江对岸龙华嘴岸线缩进,加大转弯半径平顺水流、降低船只航行难度,以更好地保护船只和过往行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