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建议获采纳 航材进口关税下调

台海 1月6日讯 据厦门日 道 近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其中由厦门市提出的26项核心航材进口关税税率调整建议被采纳。

据测算,此次核心航材税率的降低,预计全年可为厦门航空维修企业减少关税成本近2000万元,真金白银助力厦门航空维修产业链聚势腾飞。

倾听诉求

把企业痛点作为改革焦点

“此次税率调整涉及不少我们常用的核心航材,税率从原本的4%-14%不等,直接降到了1%,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为我们提升竞争力、开拓国内市场提供助力。”厦门豪富太古宇航有限公司总经理卓煜说,以前企业业务以境外订单为主,这次出台的新政对公司开拓国内市场帮助很大,呼应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

企业发展的痛点就是政府服务的重点,更是改革创新的焦点。一直以来,厦门市高度重视航空维修产业发展,厦门自贸片区把航空维修产业确立为区内14个重点产业平台之一,将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聚力打造全球重要“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厦门市财政局、厦门海关、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多次深入新科宇航、豪富太古等16家航空维修企业调研,全方位了解企业诉求,在走访摸底的基础上,积极对接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持续反映航空维修企业降低部分需求量较大、可替换性较小、技术水准较高的核心航材关税税率、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心声。

此次我市提出的26项航材关税降税建议被采纳,预计全年可为我市航空维修企业减少关税成本近2000万元,同时政策更惠及全行业,助力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抢占全球航空维修市场蛋糕。

担当作为

改革为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厦门是国内乃至亚太地区航空维修产业的“领头羊”,国内“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已雏形渐显,聚集了太古、新科宇航、豪富太古等16家知名航空维修相关企业,形成了以飞机结构大修为龙头,以客改货、公务机整装、发动机维修、部附件制造与维修、航空技术培训等为辅助的一站式航空维修产业格局。

为提升航空维修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厦门市持续向上级部门提出下调核心航材关税税率的建议。财政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委高度重视航材零部件进口关税税率高、整机进口关税税率低和境内维修成本倒挂的问题,多次来厦专题调研,并于去年1月来厦召开专家会议进一步了解企业诉求,深入研究相关航材税率调降政策方案。在各相关部门的推动下,2017年,液压作动器和推力球轴承两项航材的关税暂定税率分别从14%和8%下调至1%,2020年高压涡轮间隙控制阀门关税暂定税率从5%下调至1%。

其中,在海关监管方面首创“修理物品+保税仓库”一体化飞机维修监管模式,通过“包修、转包航材区域流转”支持开展包修项下服务外包业务,率先开展区外航空保税维修试点;改革航空维修产业人才职称评价体系,突破学历、资历等限制。

改革不停顿,而今再出发。下一步,厦门市财政局、厦门海关、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等各相关部门将继续汇聚改革合力,不断释放制度红利,培育行业新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坚定不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厦门现代航空产业体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