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军事 道》栏目近日 道了我国陆军组织的一次跨军旅营三级卫勤集训,首次曝光全新研发的全地形救护车、机械外骨骼、夜视仪等先进装备在战场救护领域的应用,这将有效提高我军战场救治水平。
此次曝光全地形救护车属于著名的“山猫”家族,但并不是常见的8×8或6×6底盘,而是基于“山猫”CS/VP11 4×4底盘,可在发动机舱盖和车身左侧容纳两副单架。“山猫”的全地形通过能力将大幅提高重伤员的战场转运效率。
比“山猫”更让人吃惊的是,我国陆军悄然间已经在全球率先将一种机械外骨骼首先应用于战场救护领域。视频中陆军女医护兵穿戴好机械外骨骼之后,一个个化身大力士身背140斤重的“伤员”奔跑,健步如飞!
所谓外骨骼,就是穿戴在人体上的一种辅助机械系统,能帮助人体负重、行走和奔跑。外骨骼可被分为有动力和无动力两大流派,其中动力外骨骼具有电动马达、气动装置、控制杆、液压系统等助力装置,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能显著增强佩戴者的四肢力量和身体耐力,因而成为外骨骼的主流研究方向,并频频在科幻电影中露脸。
容量不足的锂电池需要经常更换或充电,并可能因热失控而引起爆炸。如果采用内燃发动机,则要考虑废气、热量和平稳调节功率等问题。氢电池虽然有很大前景,但距离实用化还有很长一段路。
所以在单兵动力外骨骼迟迟无法实用化的情况下,有些国家就打起了无动力外骨骼的主意,比如近年来俄罗斯成功在叙利亚战场的扫雷行动中测试了K-2无动力外骨骼,证明了即便没有助力功能,外骨骼也能大幅缓解士兵负重压力。
K-2的设计很简单,就是通过一个背部支架将穿戴者上半身承受的压力力传递到下置的机械支撑结构上,有效降低士兵负重时的体力消耗。无动力外骨骼由于没有累赘的电池和动力装置,因此自重很轻,所以K-2外骨骼仅重2千克却能让穿戴者多负载50千克的重量。
从外观上判断,我国陆军此次曝光的机械外骨骼应该也属于这种无动力外骨骼设计,通过背部负重支架和下肢支撑系统将士兵负重直接传到地面,降低对脊柱和膝关节造成的压力,所以才能让女兵们能背着伤员健步如飞。
在中俄两国的无动力外骨骼先后投入服役的同时,反观美国陆军,目前仍挣扎于多种动力外骨骼的研制,却无一实用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