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济阳区:“极简审批”诠释能简则简“服务生”新理念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下简称济阳审批局)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并取得明显成效。

证照联办、集成改革、跨省通办政务服务越来越优

济阳审批局立足职能,在改革实践中大胆探索,深化协作联动,持续推进该区高质量营商环境建设,树立区域竞争新优势。

在济阳区市民中心政务服务大厅,越来越多的市民、企业享受到了“一件事一次办”带来的便利。企业开办实现7个环节29分06秒办结,继续引领全市最快记录;梳理公布150余个高频事项“零基础”模板,确保企业群众“一看就懂、一填就对、一次办成”;“一业一证”全市今年新增的30个行业济阳区已突破27个。同时,推行“独任审批”“告知承诺”“联合验收”等极简审批模式,持续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同时,济阳审批局主动对接德州、淄博、聊城等6个省会经济圈城市,成立了全国首个省会经济圈审批服务联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朋友圈,丰富“政务服务菜单”,实现14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298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1270项政务服务事项“区域通办”。

项目管家、帮办代办、互换角色,服务保障越来越细

在济阳区市民中心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项目管家帮办中心,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事项管理机制》,推行“清单 告知承诺制”服务模式,梳理公布7种不同类型的审批服务流程指南,为197个区级重点投资项目配备10名项目管家、30名帮办员,实现用地规划、不动产权登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四证齐发”工作的流程规范化,对审批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同时,建立“帮办代办示范区”“党员先锋岗”“红旗责任区”“志愿服务先锋队”,培育“服务标兵”,激发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

为切实找准问题症结,济阳审批局还开展干部走流程活动,以企业和群众身份、窗口办事人员身份进行角色互换,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进一步破解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问题梗阻。

下沉服务、首席服务生、部门 商会沟通机制越来越活

“多亏了济阳审批局牵线搭桥,让我们得到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持,及时、持续地帮助我们攻克液压系统技术难题,解燃眉之急。”山东安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得益于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推进的下沉服务。

7月18日,济阳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宪亮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商讨帮扶企业攻坚克难问题,建立“助企专员 下沉跟踪”式服务机制,促使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专业技术团队,一对一精准对接解决济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8月11日,协调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团队一行7人先后到山东安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金力液压有限公司,在车间现场把脉问诊,现场就液压企业产品自动焊接技术、机械设计及液压系统优化等问题提出技术指导。

为切实当好企业发展“联络员”“服务员”“护航员”,济阳审批局在全市首创“首席服务生”机制,在市民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开办企业专区公示服务专员姓名及电话,全时段解答、协调企业开办、变更、注销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精准化解企业的着急事、特殊事、难办事,让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同时,在全市首创“部门 商会”政企沟通平台。4月14日-16日,联合区委统战部赴青岛、烟台、东营等地组织新联会异地分会(商会)召开“回家乡·谋发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座谈会,开展专场“问诊”,通过设立专区、明确专人、建立台账等方式,为济阳籍在外人士和广大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兜底服务。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李宪亮说,下一步,济阳审批局将聚焦企业、个人、项目“全生命周期”,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推动北部新区全面起势、加快向高质量中心城区迈进贡献政务服务力量。(骆颖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