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桥彝族乡,原本是云南玉溪红塔区一个不起眼的山乡。7月10日之后,这里开始影响世界。
在乡政府东北4公里,一片种着玉米和马铃薯的红壤黏土山地被标注为ZK4300——这是一个勘探钻孔编号。正是这个编号,让这片红壤地变得不再平凡。
科研性示范勘查预测表明,从这里延及滇中3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下,氧化锂资源量高达489万吨。这也意味着,这里将形成一个世界级的锂资源基地。
“云南省正高位推动锂资源开发,并已组建科研开发联合体,加大新型锂资源基地示范区的勘查研究,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海波说。
云南省滇中新型锂资源科研勘查与前期研究项目开钻现场。赵汉斌 摄
创新找矿理论,世界级锂矿资源前景广阔
10日下午三时许,随着开钻令下达,轻型钻机启动,不到十分钟,两名工人就在ZK4300钻孔地表约60厘米处,得到了第一根岩芯。
稀有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用于电池、医药、核工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料,被称为“21世纪新能源金属”和“促进世界进步的金属”,具有很高的经济和战略价值。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温汉捷研究员团队长期从事锂矿成矿理论与找矿技术研究。三年前,项目组在贵州、云南等地的石炭系、二叠系粘土岩中,发现了战略性关键金属锂-镓-稀土超常富集的现象,尤以锂超常富集最为引人瞩目。
在深入研究基础上,他们率先提出了“碳酸盐粘土型锂矿床”这一新矿床类型和成矿新模式,并在昆明观音山、玉溪小石桥块段总计7.2平方公里范围内,获得约34.46万吨氧化锂资源量,达到超大型规模。仅以小石桥靶区推测,预测滇中氧化锂资源量约为489万吨。
中科院吴福元院士、徐义刚院士到现场考察,给予高度评价;中科院翟明国院士、中国工程院毛景文院士在项目咨询会上也给予高度评价。
我国有规模巨大的此类岩层,因此碳酸盐粘土型锂资源有着广阔的资源前景。
研究团队在云南玉溪小石桥采集的锂矿石标本。赵汉斌 摄
锂资源战略地位突显,千亿级支柱产业呼之欲出
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滇中锂矿的开掘,将极大改变世界锂资源格局。
“作为战略资源和新兴产业,锂资源开发和后续产业链发展,符合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部署,未来有望发展成为千亿级的支柱产业。”赵海波说,锂资源开发和后续产业链发展涉及面广,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统筹协调,协力推进。
7月10日下午,小石桥新型锂矿资源基地钻探到第一根锂矿矿芯。赵汉斌 摄
此次开钻,云南省核工业二〇九地质大队采用了绿色便携式全液压钻机,微创找矿,占地少,可以做到不砍一棵树、不占用连片农地。
“我们将认真做好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林业保护区及周边环境保护的措施,依法依规科研勘查。”作为产业发展平台代表,云南省戎合投资控股公司董事长刘润轩说,他们将协调好各方力量和资源,与中科院昆明分院等合作方一道,共同完成好科研勘查与前期研究项目任务书的内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