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雷电”攻击机,可能是美军最为出名的攻击机了。越战时期,A-1″天袭者”给美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攻击机,它载弹量大、滞空时间长,能及时、有效地给予敌对目标以沉重的打击。战争结束后,A-1″天袭者”逐步退役。接替它的是同样可靠的A-10″雷电”,但美军内部给予的绰号是”疣猪”。
这架攻击机给我们的印象,似乎就只剩下简单粗暴了。无论是主翼、平尾还是垂尾,都是近似90度的长方形。两具涡扇发动机直接”外飘”安装在机身中后部,从正面看,像极了米老鼠的大耳朵。
A-10最为显眼的机载武器恐怕就是机头下方安置的一挺GAU -8 30mm机炮了。为了这门机炮的安置,A-10摒弃了许多设计,也增加了许多修改。在机炮开火时,产生的颗粒、废气经常会使发动机停车。但美国设计师也开始走”简单粗暴”的路线:A-10的机炮每开一次火,紧急启动装置就再启动一次发动机。为了这门占全机重量20%的机炮能布置在机头,就连前起落架也只能”见缝插针”地布置在机炮旁。
得益于近乎垂直布置的机翼,A-10一共有13个挂架,一共可以携带6355千克的载荷。在战斗中,A-10往往会挂上”小牛”空地导弹和MK82航弹,配合”阻尼”火箭弹和30mm机炮使用。
A-10一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才首次参战,而此时的A-10已经只剩下了一百余架,美国空军当时正在考虑让F16系列替换并不”突出”的A-10。战争给了A-10一个完美的舞台,在海湾战争中,A-10发射了占战争总用量90%的”小牛”空地导弹,总战绩为900多辆坦克,2000多辆军车和近1200个火力点。A-10一战成名,用实力打消了美军用F16替换它的念头。
而A-10机载武器的核心GAU-8机炮,弹鼓最大备弹量达到1350发,使用特定挂载方案时也会搭载750发机炮炮弹。若是发射贫铀穿甲弹,则在500米距离内可以击穿约70mm厚的匀质钢装甲。这已经能击穿绝大多数坦克的顶部装甲了。
而A-10的拿手绝活恰好是从天空中俯冲发起攻击,即便打的是短点射,也足以让地面坦克喝一壶的了。13个武器挂架,除去3个挂架用于挂载吊舱和副油箱,也有接近10个挂架可以挂载航弹。一架A-10甚至可以歼灭没有野战防空系统协同的一个坦克连。
为了保证低空作战时飞行员不被地面小口径高炮直接击毙,A-10也在防护上下了一番苦功。A-10的座舱像是被一个钛合金制成的”浴缸”包裹着,这个”浴缸”的厚度在13-38mm左右,总重1315千克,理论上可以防御23mm机炮的直接命中。主要结构都有备份的设计,在飞机的液压操纵系统被打坏的前提下,飞行员还可以通过备份的钢缆等操纵飞机。
A-10在诞生的年代绝对是便宜实惠的”炮灰”装备。当然,美军装备它的起因是凭借”空中优势”来抵抗苏联的钢铁洪流,但也因此造就了这款绝对优秀的攻击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