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17个,看看这些专业救援检测装备有啥大用场

5月12日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当天,2021年上海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正式启动,一直持续至5月18日。

正值上海市防灾减灾宣传周,市民防办还不断打造民防科普展馆宣传品牌。目前,全市共计拥有22所民防科普教育馆。各级民防科普教育馆已成为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知识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

位于瑞金二路108号民防大厦7—10层的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是全市唯一一家市级民防科普教育馆。该馆分为序馆、人民防空馆、防灾减灾馆、上海市民防教育基地风采展区四部分,免费向公众开放。其中,防灾减灾馆由灾害事故与防护展区、紧急自救与互救展区组成,主要介绍台风、风暴潮、雷电、龙卷风、地震海啸、化学事故、火灾、传染病等灾害事故的成因、特点,让市民了解这些灾害事故的基本防护措施,并通过参与互动体验项目,学习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同时,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还不定时向公众展示专业的救援、检测装备。

核化检测车

整合机动指挥、信息处理和核化检测模块,满足平时抗灾应急、战时防空任务的双重需要。核化检测车凭借高集成度全密闭方舱,能够抵近事故(件)核心现场。化救队员于配备三防系统方舱的分析检测区,使用气质联用仪、傅里叶红外仪、辐射检测仪等精尖装备对核化恐怖袭击、次生灾害实施快速检测鉴定,实时分析污染物种类,勘查划分污染边界;气象站与风险评估决策系统根据污染扩散模型评估危害程度,为指挥部门提供防护策略和人员疏散方案建议;卫星通信系统能够提升战时消除空袭后果和平时抗灾救援的应急保障能力,为指挥人防行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决策支撑。

巡检无人机

配备飞控、高清数字图传、智能飞行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载重高达6千克,最大飞行距离5公里,30倍光学变焦结合6倍数码变焦提供强大的远距离图像采集能力。巡检无人机使用模块化设计,可搭载核化检测设备、喊话器等,可借助视频和数据传输对事故(件)现场的整体情况,并初步进行人员疏散引导。无人机机载气体检测仪可同时检测多种污染参数,并可通过监测云平台对检测情况进行直播。

手持式化学物质鉴定仪

六合一气体检测仪

可检测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LEL)、硫化氢(H2S)、氨气(NH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钴(CO)等,无线功能可以将检测数据实时传送到安全中心,连续工作12小时。

辐射仪

用于发现放射性沾染,测量核爆炸沾染地域内的丙种射线剂量率;测量人员、武器、技术装备及各种物体表面的丙种和乙种放射性沾染水平;确定粮秣、饮水及其他食物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测量人员所受到的丙射线外照射累计剂量。常温下可连续工作50个小时。

侦毒器

主要由电动唧筒、侦毒管、外壳和附件组成,用来查明染毒空气、地面、水源及各种物体上的毒剂种类;概略测定染毒浓度;收取染毒的土壤、植物、粮秣、水、空气和毒烟、烟幕等样品。

音频探测仪

适合搜寻被困在混凝土、瓦砾或其他固体下的幸存者,能准确识别来自幸存者的例如呼喊、拍打、刻画或敲击等微弱声音,配备能降噪型头戴式耳机,充分保证侦听效果。

背负式破拆工具

由便携式液压手动泵、液压剪切器、液压扩张器、液压栏杆破拆器组成,可在狭小空间或是大型设备无法到达的地点进行救援,装备灵活、轻便,适合单兵作战救援。

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部分互动体验项目

序号

体验项目名称

所在区域

备注

1

“市民听到防空警 后的行动”幻影成像

9层人民防空馆城市防空展区

对散客定时开放,每日两场

2

民防工程口部模型

9层人民防空馆核生化防护展区

对散客定时开放,每日两场

3

4D电影(地震逃生)

8层防灾减灾馆灾害事故与防护展区

对散客定时开放,每日两场

4

地铁逃生体验

7层防灾减灾馆紧急自救与互救展区

对散客定时开放,每日两场

5

心肺复苏学习体验

7层防灾减灾馆紧急自救与互救展区

需30人以上团队预约,体验时间约为40分钟

场馆信息

地址:黄浦区瑞金二路108号(近复兴中路)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9时至16时,周日闭馆(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团队讲解和心肺复苏体验须30人以上预约)

预约咨询电话:021-24028923(周一至周五);021-24028008(周六或其他开放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