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旬老人编写《诫子篇》传家风

240字家训教育子孙如何做人

孙德智今年67岁,是陵城区水利局退休的老职工。老人自幼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家中悬挂的这幅《诫子篇》就是他自己书写。

谈起写该篇的原因,老人说,2013年,他因突发心梗差点一“走”了之,病床上的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们。“不是担心子孙‘混’得好不好,而是担心子孙怎样做人,怎样做个正直的人、孝顺的人、爱国的人。”

于是,他将父亲经常教育自己和自己告诫孩子的点点滴滴,总结提炼,字斟句酌,前后修改数10遍,写下了孙家家训《诫子篇》。用他的话说就是,写给儿子,留给孙子,让这一家训告诫孙家后人如何做人、做事。

连续当了30多年“主持人”

今年,孙德智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每个好的家庭都有好的家风。孙德智兄妹7人,儿时家境贫寒,虽如此,他是在父亲“敬老爱幼、与人为善、诚实待人、知恩图 ”的言传身教中成长起来的。

对待乡邻,孙德智有求必应。孙德智年轻时刻苦钻研,自学了液压机械技术,精通各类农用机械。2015年麦收时节,一天晚上11点多,村民找孙德智帮忙修理小麦联合收割机,当时的孙德智正在发高烧,但他二话没说就前去帮忙,顺利帮助其解决问题。几十年来,村里不管谁家农机出了毛病,他都有求必应,抽空帮忙修理,从不收费。

奉亲尽孝十年,亲友众目共睹。孙德智孝敬母亲的事迹被众人称赞。孙德智的母亲晚年患脑血栓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孙德智和妻子许秀兰十年如一日伺候母亲,直至母亲安然离世。

在孙德智家,有一件事情坚持做了几十年,那就是每年的除夕夜都要召开家庭会议。家庭会议中,大家分别汇 一年的工作,好的表扬,失误的引以为戒。“除夕夜召开家庭会议,是我父亲留下来的优良传统,父亲在世时,每年除夕夜,都会在家里给我们大家族中的兄弟们召开家庭会议。父亲过世后,由我叔伯哥哥孙忠文主持召开,后来又由我来主持。随着家庭的逐步壮大,人数最多时有近20人参加。”孙德智为人宽厚,责任感强,不到30岁时就被推举为家庭会议的“主持人”,如今他已经连续主持了30多年。

召开家庭会议的直接收获就是家庭氛围和谐、团结、向上,这也是令孙德智十分欣慰的事情。

“治家”之策感染邻里

在孙德智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女也非常懂事、孝顺。儿子已成家立业,有自己的生意,整天忙忙碌碌,但依然“出必告、反必面”,每次外出都会告知家人,让家人放心,回家时必先来到父母房间,陪父母喝茶聊天。儿女更是注重通过节日的仪式感多与老人沟通,让孙德智很欣慰的是,大大小小的节日儿子儿媳都会组织一大家子为老两口过节。

儿媳说起公公孙德智的“治家”之策深有体会:“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潜移默化中,我们在为人处事中也会向老人看齐。”

“从小爷爷就教育我,凡事老人先、别人先,尊老爱幼也不能忘;现在走向社会了,教育我‘吃亏是福’,希望我挑起家庭的大梁。”孙子孙敬杨一直谨记爷爷的教诲。

这个和谐、互相体谅、互相关心的大家庭,更是引来街坊邻居的羡慕、赞扬和效仿。

邻居孙德忠今年50岁,一直称呼孙德智为“三哥”。孙德忠80岁的老父亲身体不是很好,作为家中长子的孙德忠自觉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买菜、洗菜、做饭,忙前忙后从没有怨言,其他兄妹也都争先要照顾父亲,邻居们都夸老父亲有福气。孙德忠笑着说:“我们一家一直把‘三哥’当做榜样,就是照着他做的,我经常教育孩子要向你三大爷学习。”

■诫子篇

人生天地之间,当察宇宙方圆。应修仁义礼智,须知是非廉耻。奉亲切能尽孝,教子必定礼全。兄妹互相帮助,街邻必夸兄贤。亲戚常来常往,亲情代代相传。我虽生于贫家,自幼自强奋发。求学刻苦争优,学艺力求精良。勤研液压机械,终成一技之长。虽未致富发家,亦曾名播他乡。倘后有人长念,尔也无限荣光。儿母许氏贤淑,伴我一生辛苦。奉亲尽孝十年,亲友众目共睹。相夫教子持家,善良勤劳简朴。而后年老弱病,塌前当知反哺。侍母天道人伦,勿需再用嘱咐。汝今人到中年,喜得儿女双全。妻贤持家教子,实应努力挣钱。处世需交益友,益友堪比朱兰。戒浮戒躁戒虚,当诚当信当谦。树大枝繁叶茂,我当泉下安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