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 乌鲁木齐2月23日电(刘亚辉)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新疆哈密市统筹谋划,健全机制,在做好科学防控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和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哈密市78.4%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复工。
2月21日,在哈密市伊州区三道岭镇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调度室内,监控视频中可以清晰看到:经过采煤机旋采,优质煤炭层层输运到地面选煤中心进行洗选加工。
潞新砂墩子煤矿井下通过数字光纤与地面调度室及公司总调度室相连,形成数据共享的信息化 络。调度室主任金光辉介绍道:“通过监控设施和传感系统,我们可以及时发现井下各类问题,安排人员落实,同时针对井下工作人员也可以及时定位,方便协调,组织生产。”
据了解,潞新公司早早做好了复工安排,在春节期间就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制订防控方案、准备“一人一档”复工人员花名册。核实节前未返乡的工作人员和本地员工,经过对人员轨迹排查和相关情况核实后,最终确认复工上岗对象。
“我们在春节期间就让员工天天‘ 平安’。目前,我们采取封闭式管理,所有复工刚上班的员工每天都要经过登记、测量体温后才可进入矿井。我们也为员工配足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鼓励他们自己在食堂打饭后,带回食用,减少人员聚集。”砂墩子煤矿安保办主任冯震说。
员工出入时,要戴口罩、量体温、登记、消毒;进入生产区工作时,要重新发放口罩、量体温、消毒;办公区每天上午9点、下午2点,进行全面消毒;餐区、加工区每日消毒,所有员工用餐前也要先洗手消毒……
“要保持勤通风,勤洗手,做好消毒,做好自我防护。”“下班后不得在人员密集处逗留,不传播不当信息,要时刻戴好口罩。”在潞新公司的职工微信群里,像这样的温馨提示不时“闪屏”,工友们一个个响亮的回复,既让疫情防控充满暖暖的人情味,又增加了众志成城的战斗力量。
潞新公司砂墩子煤矿调度室主任金光辉说,疫情之下加强员工思想动态沟通,为员工提振抗疫情、保安全的信心至关重要。“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利用内部微信、广播、LED屏、QQ群等宣传平台, 加强对权威疫情信息、科学防范措施、日常保健等知识的宣传,有效疏解职工的焦虑情绪。同时通过组织疫情防控黑板 比赛, 制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知识》等宣传册,提醒员工做好个人防护。
截至目前,通过安排替班、补班等方式,潞新公司砂墩子煤矿保障了基本生产、销售及生活秩序。目前实际生产能力为日产8000至9000吨,销往全国各地,基本可以满足客户需求。
据统计,从1月20日至2月21日,砂墩子煤矿累计生产原煤近30万吨。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哈密市政企联动,同唱复工复产的“自强歌”,着力缓解疫情的冲击和影响,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不误”。
2月20号下午,新疆太姥矿业有限公司的翻斗车正从矿区将一车车油页岩运至破碎口,经过破碎的油页岩经过筛分再经皮带传输至干馏炉,就可以分离出产生石油、天然气以及甲醇等化学物质,加工之后剩下的炉灰可加工水泥等建筑材料。
新疆太姥矿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页岩油项目位于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西部矿区石炭窑,距离县城120公里,2012年4月,该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分两期完成,新建40台干馏炉,配套建设原料、尾矿、废渣系统等土建工程,该项目于2014年相继建成投用,目前,公司已累计投资达5亿多元。
疫情发生后,太姥矿业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对在厂职工每日进行两次的体温测量,加强厂区和生活区消毒,还利用微信群和宣传单向职工做好防疫知识的宣传工作。戴口罩,勤洗手,职工分餐吃饭,做好在岗员工防护用品及日常物资的保障,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生产正常运行。
目前该公司按照相关要求,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开足马力生产,公司总经理程福强介绍说:“我们通过优化组织员工,公司40台干馏炉满负荷生产,仅1月就生产页岩油5350吨,从2月1日到2月20日,累计生产页岩油3400吨,实现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生产任务的双胜利。
与此同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融资、原材料、物流运输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抓好供水、电、油、气、运等重要生产要素供给保障,认真做好企业安全生产指导和动态监测。
指导和督促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在疫情防控、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全力以赴保健康、保安全、保生产,确保了规模以上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