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普遍存在这五大问题,您需要注意

一、人员的流动性

在中国,多数养猪生产者面临猪场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笔者调查的猪场中,每年员工的流动率高达100%。随着庭院式养猪向规模化商业化养猪的发展,养猪生产者害怕感染新型疾病。因此,新的猪场均建造了供员工短期或长期居住的宿舍,住宿期间所有员工是不能离开猪场的。这意味着员工在猪场工作期间,他们必须离开他(她)的家庭和亲戚朋友,这在国外是匪夷所思。

猪场员工,包括很多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大学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人才,其余的员工是一些未受过教育,或接受教育程度有限的人员。

由于人员的大量流动,猪场一直是青黄不接,始终处于“培训”的模式;因此,出现了猪场优秀员工忙于培训新员工,而不是从事他们擅长的工作——养猪生产管理。

因此,如何处理猪场的人员流动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性工作。一些集团养猪企业已经意识到该问题,并寻求如何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二、猪的饲喂策略和饮水供给策略

很多猪场在仔猪断奶当天有不给母猪饲喂的习惯。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是,如果不给母猪饲料,就能更快地使母猪断奶,还可以缩短空怀时间。

母猪断奶后,许多猪场开始对其进行限饲,直到发情时才恢复正常,这会延长母猪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期,导致非生产天数(Non-productive Days,NPD)增加和猪场效率降低。在我们调查的一些猪场中,母猪的饮水供给是另一个问题。

在配种期和妊娠早期,较低的供水量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会有不良的影响。2017年,多个国内猪场母猪的尿检结果显示,母猪普遍存在尿液浓度过高的现象,这是一种与猪只每日饮水量低有关的症状。

饲喂断奶母猪时,如何提供合适的饲喂量?一些猪场管理者参加过很多由国内、国外专家的关于母猪饲养等方面的研讨会。猪场管理者的困惑在于,每个专家在母猪饲养方面的方法都存在差异,因此应该使用哪种策略,或者说哪种策略是正确的呢?通常专家推荐母猪饲料的饲喂量以千克或磅为计量单位,但是没有提到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推荐量。

三、母猪的查情管理

一些猪场在上午和下午进行查情,这种策略很好。当猪场配种人员对母猪查情时,所用方法通常存在差异,有些会对母猪产生不良后果。一种是对母猪不加任何刺激,拉着公猪至母猪前面的查情方法,配种人员在母猪背后观察母猪的发情情况。另一种是技术员用手按压母猪背部,观察静立反应,通常这样的查情方法并不佳。造成上述错误,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或员工图省事,很多情况下,这也是从别人那里学到的。

教会员工如何在母猪前面使用公猪很有必要,如利用栏门来控制公猪在母猪前面行走的速度。还应教会员工如何辨识和观察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发情行为,以及查情时如何观察母猪。这样员工将开始专注于观察经产/后备母猪对公猪做出的反应以及它们的耳朵、体位和外阴红肿情况。

四、人工授精技术和精液质量

中国多数养猪生产者已经学会了猪的人工授精技术,一些猪场非常擅长运用人工授精技术,但是我们发现输精技术有待改善。在进行子宫颈常规授精的时候,精液是被压入母猪体内的,而缺乏公猪刺激,技术员没有对母猪进行刺激,且精液袋吊在猪栏上方的一根绳上,直至精液袋变空。

正确使用公猪诱情有益于人工授精,并确保精液在母猪体内良好输送。正确刺激母猪检查其是否发情很有必要,如按压母猪腹部、背部,看母猪的静立状态。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查情,还能刺激母猪进行授精。另外,在人工授精时,如何持续刺激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以改善配种结果也很有必要。

五、猪舍的光照

国内猪场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配种妊娠舍缺少光照。农场主、猪场管理者、生产管理者和饲养员如果不能清晰地看到母猪,就不会发现它们是否返情,是否生病等。研究表明,给母猪提供合适的光照可获得良好效果,推荐每天16 h光照和8 h黑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