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智能化装备产能已经达到8900万吨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 持续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

  经过长期的数字化转型和系统升级改造,如今的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在产、洗、装、运、销各环节的智能化矿山建设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旗下的塔山矿、同忻矿入列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麻家梁煤业公司入列山西省智能化示范煤矿,为众多兄弟矿井做出了表率。

  智能化矿山究竟厉害在哪?一线矿工最有发言权。

  2021年,煤业集团寺河矿大力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开采融合发展,进而有了第一次“智”的突破。一年的时间,4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6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顺利通过验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智能综采、掘进控制体系。在此基础上搭建的集矿井智能化、信息化、安全监控等六大系统于一体的业务管理和运行维护平台,让综采一线职工韩谨鹏切实体会到了智能化采煤的优势。“寺河矿这一年的发展变化特别大,以前没有自动追机拉架,我们要跟着机组跑。机组割煤时,每经过一组液压支架,我们就要操作一次。现在好了,1个人不仅能完成以前3个人的工作量,而且更加安全。”

  身处智能化时代,掌握智能化先进技术,才可能拥有开启未来之门的密码。

  被称为全煤系统智能化建设先行者、探索者的塔山矿,瞄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目标,始终立于智能开采的潮头:一二线的塔山人每天约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都在与智能化设备打交道,他们不断地加快装备升级、推进机器人在矿井的使用,不断攻克着一道道技术难关。截至今年1月份,塔山矿累计投资建设30个智能化煤矿系统项目、7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1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现已建成一大平台、十大系统、27个子系统和12个无人值守场所,并应用开发了井下皮带、泵房、变电所巡检、智能拣矸、应急救援等机器人,初步构建起了全面感知、5G传输、自主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开采新模式,实现了很多岗位上的无人值守,实实在在走出了一条用人更少、用时更短、效率更高的新路径。

  新的一年,塔山矿乘着入列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的东风,进一步把目光锁定在了建设全国智能化示范煤矿上。“我们将以建设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为契机,按照国家和我省相关建设标准,把控智能化建设方向,不断突破思维定式,全面推进智能化建设,以未来可期的‘加速度’,继续引领煤炭行业智能化进程。”塔山矿研发中心负责人王伟光信心满满地说。

  令人振奋的是,在智能化建设的征程上,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的路子越走越宽。目前,塔山、同忻、麻家梁3座矿井井上井下安全、生产、经营等领域初步实现了5G 络全覆盖;65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全面建成,其中27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全部实现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与远程监控、各系统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智能化装备产能已经达到8900万吨;在几百米深的井下,通过手机一键呼叫“ 约车”、进行视频通话,已经成为广大矿工岗位作业常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