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鸣锣开市。开市三个月间,北交所整体运行平稳,市场表现符合预期,更是陆续诞生了多项“首个”落地:注册制在北交所实现首次落地、北交所首家转板公司出炉……
开市以来,交投氛围活跃,市场热度不断提高。截至2月15日收盘,北交所84家上市公司的总成交量达65.02亿股,日均成交量为1.07亿股,较北交所宣布成立后至开市前的日均成交量增长超过7成;总成交额达1184.51亿元,日均成交额为19.42亿元,较北交所宣布成立后至开市前的日均成交额增长77.35%。
截至目前,有长虹能源、梓橦宫、中寰股份和秉扬科技等4家川企登陆北交所,数量位居全国第六。未来,“四川军团”应该如何发力抢抓机遇?
北交所多项“首个”落地 川企欲再融资
1月27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发布2022年第7次会议审议结果:观典防务符合转板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也意味着,北交所首家转板“科创板”顺利过会的公司诞生。
观典防务转板上市的过会具有标志性意义,在多位市场人士看来,这代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迈出重要一步。开源证券认为,在北交所吸引力十足、待上市公司储备充裕的背景下,创新层向北交所转板上市将成为国内转板市场的主流,未来北交所将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转板上市的核心板块。
目前,除观典防务外,北交所申请转板上市的公司还有泰祥股份和翰博高新两家,它们的转板目标均为创业板,目前已被深交所受理并获得进展,分别于近日回复第一轮问询。
就在“转板第一股”诞生之前,1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转板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转板相关安排。
开市三个月间,注册制在北交所也实现首次落地。 2021年12月16日,威博液压公开发行股票获证监会同意注册,这是北交所真正意义上通过注册制审批过会的首只新股。随着威博液压、沪江材料两家公司的顺利上市,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至84家。
除了公开发行股票外,北交所构建了多元化再融资工具体系。开市以来,诺思兰德、同享科技、德源药业、长虹能源等4家公司已先后发布再融资计划。2月8日晚间,“北交所碱锰电池第一股”长虹能源披露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司拟发行股份支付现金购买公司控股子公司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33.17%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长虹三杰将成为长虹能源的全资子公司。
2家川企拿到了“号码牌”
从北交所官 公开信息显示,近期有5家上市公司即将登陆北交所。其中有4家公司已注册,分别是泓禧科技、威贸电子、凯德石英和路斯股份。另外1家公司克莱特则已 送证监会。
此外,成都市金融监管局也联合行业部门,出台了推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工作方案,正推动出台企业北交所上市专项支持政策,进一步成都创新型中小企业登陆北交所上市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提升经济证券化率。
企业如何抓住北交所机遇呢?从首批登陆北交所的企业就可见一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西南区域副首席代表李云祥表示,第一批北交所企业主要呈现出创新型行业集中、研发投入较高,产品或服务的“专精特新”特征明显,经营质效突出、成长性好,发展后劲足等特点。
在行业分布上,首批81家北交所公司中,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占比86.42%,近三成属于战略新兴产业;在研发投入上,2020年平均研发投入2588.03亿元、平均研发强度6.29%;在经营业绩上,2020年营收488.30亿元,同比增长11.83%,净利润57.37亿元,同比增长21.93%。
在李云祥看来,首批上市企业呈现出的这些特点,对接下来想要登陆北交所的川企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对于条件还达不到北交所门槛的企业可以先考虑进入新三板的基础层或者创新层,在基础层或者创新层挂牌满一年,满足北交所上市标准,就可进入北交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