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红色预警来了,武汉交警提示:防自燃防“路怒症”

通讯员 熊文嘉

视频剪辑 吴昌华

8月8日,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武汉中心城区、江夏大部、黄陂南部、新洲西南部、东西湖东部,日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这样的酷暑天气不仅让人中暑,也容易让车“发烧”,给出行带来不利影响。武汉交警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同时发布高温天气行车提醒,建议广大车主定期检查车辆状态,注意休息防止疲劳驾驶,防范车辆自燃,别犯“路怒症”。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温天气下,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有序畅通,武汉交警会在早晚高峰时段,在全市重要路段、节点设置400余个岗位,600余名警力,指挥疏导车流人流、维护人车交通秩序、纠处交通违法,及时发现并处置交通拥堵、坏车、事故等。

同时,武汉交警全天候加强视频巡查力度,当发现道路拥堵、事故或者突发情况时,将第一时间调度最近警力及时处置;加强应急救援处置,在全市重要节点设置67个快骑机动岗值守点,充分发挥汉警快骑灵活机动的优势,快速处理各类交通警情,并在重要路段安排牵引车待命,第一时间将事故车、坏车牵引,迅速恢复道路正常通行。

高温出行提示

一、做好行车前检查

检查汽车机油、水箱,确保机油是否正常,水箱是否充足;检查轮胎,轮胎胎压是否正常,轮胎花纹是否还有一定深度,轮胎表面有无被钉子扎伤或有其他外伤;检查驾驶室内仪表盘、挡位、方向、刹车等是否正常。

二、切忌疲劳驾驶

高温天气开车,确实容易犯困,如果在高速上感觉累,一定要到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不能把车停在应急车道上;对于跑长途的司机,一定要在上高速前保证充足的休息,防止突然袭来的困意。

三、墨镜颜色不宜过深

夏季出行选择墨镜颜色不宜过深,过深过暗会延迟眼睛输送影像至大脑的时间,这种延迟会造成速度感觉的失真导致司机误判,特别是在进出隧道的“明暗”瞬间,视觉延迟会更加强烈,让驾驶员感觉到短暂的“失明”。

四、不要穿拖鞋开车

穿拖鞋很凉快,但切勿穿拖鞋开车,紧急情况发生时拖鞋会不跟脚,易造成延误刹车时机而酿事故。

五、防止爆胎

高温天高速行驶车辆易爆胎,轮胎磨损大、车速过快、超载,都会引起爆胎,不把稳方向急踩刹车会引发侧翻。驾驶人遇到突然爆胎时,双手应紧握转向盘,松抬加速踏板,极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若已有转向,也不要过度校正,应在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轻踏制动踏板,切不可紧急制动,要让车缓慢减速,待车速降至适当时候,平稳地将车停住,尽量将车逐渐停靠于路边,并在来车方向,放置安全警告标志。

六、防止自燃

要经常对汽车做日常检查,勤于保养,防止油路、电路故障以及漏油、漏气等现象的发生而引起汽车自燃;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香水、空气清新剂、灭蚊剂、摩丝等物品,这类物品受热膨胀极易造成爆炸引发火灾。

停车时尽量选择阴凉处,避免阳光曝晒。同时,注意加油不可过满,汽车油箱盖都设有通气孔,如果汽油加得比较满,行驶中的颠簸会使汽油溢出,遇上静电就会引发火灾。发生自燃的汽车多为老旧车型,驾驶员通常不注意车辆养护或疏于自查。

汽车自燃一般都会有先兆:如冒黑烟,有焦煳味等。确认汽车起火后,驾乘人员应保持头脑清醒,将车停靠路边。汽车燃烧3分钟内为火灾的初起阶段,一般火势不会太大,在可控的情况下可以自己灭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引擎盖打开时会造成空气对流,引发火势喷发,因此在打开引擎盖之前,应先把灭火器准备好,慢慢开启引擎盖。

七、防止制动失灵

制动液在高温环境中易蒸发汽化,在制动管路中形成气阻,制动蹄片也容易烧蚀,造成制动失灵。因此,夏季应及时检查调整制动系统,及时添加或更换制动液,彻底排净液压制动系统中的空气,并保证制动皮碗、制动软管和制动蹄片的完好。

八、防止路怒症

夏日炎炎难免使人心烦气躁,但无论如何请管理好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态,遵守交规、文明行车。

发生事故及时撤离

如果车辆发生事故或出现故障而无法移动时,需持续开启车灯和危险 警闪光灯。

◆在常规道路上,应将三角警示牌设置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

◆在高速公路上,则要在车后150米外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

◆若遇上雨雾天气,还得将距离延长到200米;

◆如在弯道行驶时出现事故,警示牌需摆放在弯道入弯前,提醒入弯车辆避让故障车。

目前,武汉交警联合保险公司持续启动恶劣天气车损事故直通车,简化理赔手续,事故责任明显、各方无争议的“人未伤、车能动”擦碰小事故(车损金额1万以内),无需交警到现场开具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可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办理修车、赔付手续,防止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拥堵及避免发生二次交通事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 酬。24小时 料热线027-86777777。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