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狂 散装润滑油冒充名牌 涉案金额高达一千多万

挡获的假冒注册商标标识润滑油

外地购买散装润滑油,加上知名润滑油包装,摇身一变,成了假冒的长城、美孚、壳牌、昆仑等品牌,这些假润滑油被卖到德阳、绵阳、成都、乐山等地。

11月27日,德阳市公安局经济案件侦查支队公布了近期破获的一起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标识案,捣毁一个集生产、运输、仓储、销售为一体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捣毁制假窝点9处,销售窝点26处,现场缴获各类假冒品牌润滑油6000余桶60余吨,价值1100余万元。

一封匿名信

引出特大假冒商标案

今年3月,德阳市公安局接到德阳市场监管局移交的一假冒成品油案件线索,德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制定详实侦查方案和工作措施,全力开展线索摸排和案件侦办工作。

民警介绍,匿名举 是2018年12月德阳市场监管局接到的,德阳市场监管局进行前期调查后,将线索转给了德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

“因为是匿名举 ,联系不到举 人,只有根据有限的线索展开调查。”专案组全体民警只能利用大数据资源,围绕该条线索链条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对该案所涉数据进行融合,同时利用相关技术侦查手段和措施,开展线索分析和证据的收集工作。民警通过石某、经营润滑油门店、外省籍贯等信息,最终锁定湖北在德阳经营润滑油的男子石某。

经过前期侦查后,3月8日,德阳市警方立案调查此事。通过近两个月的数据分析和艰苦的摸排,民警收集掌握了石某等人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事实,摸清了该犯罪团伙的生产、仓储场所,制假原油、包材、销售渠道等情况以及资金往来情况。

办案民警介绍,调查发现,石某在德阳市注册过公司,销售与润滑油相关产品。石某在德阳市城区沱江西路的一处制假场地搬迁过,送货收货主要在夜间。

警方出击

造假者、制假窝点无处遁形

4月10日,由德阳市公安局经侦、特巡警等部门组成的75名警力在行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开展“3.08”专案收 工作。

专案组连夜赶往成都,对位于新都的制假窝点进行捣毁。4月11日,当专案人员赶到后,位于新都的上家牛某已获知了消息,关闭了制假窝点大门,逃离现场。在牛某的分装厂区,民警发现大量散装机油,长城、美孚、壳牌、昆仑等知名品牌的系列油品假冒注册商标标识。

“嫌疑人牛某估计听到风声跑了,我们进入厂区的时候,炉子都还是热的。”办案民警介绍,专案人员连续72小时蹲点守候在仓库附近,在新都警方的配合下,终于在4月14日将新都制假窝点的主要犯罪嫌疑人牛某抓获,从其4个仓库中又搜查出大量的假冒国内外知名品牌润滑油以及假冒商标标识和包材。

民警调查发现,这些假冒商标是从河北沧州河间市刘某处购买。专案组民警又赶赴沧州河间市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民警在跟踪蹲守20天后,掌握了销售假冒商标的刘某犯罪证据后,将刘某抓获。“在挡获刘某的当天,还收缴了一些假冒商标,以及假冒知名品牌润滑油油桶盖子。”

以次充好

低端润滑油“换装”高档油

“这些润滑油,有些能够达到国家标准,有些达不到标准。”办案民警,侦查二大队教导员廖小俊介绍,嫌疑人从外地购买大桶的润滑油,再从刘某手中购买假冒长城、美孚、壳牌、昆仑等知名品牌的外包装,将低端润滑油“换装”后成了高档油。“然后销售价格翻番。”

牛某和石某在制假窝点分装完毕后,有客户需要就送货上门,“主要针对工地大型挖机、装载机,以及一些厂矿的大型机械,此外一些车用润滑油被卖到了销售润滑油的门店。”

嫌疑人非常狡猾,一般只在夜间灌装,夜间送货,为了防止运输被查,用自己的商标把名牌覆盖,到了之后把油桶上覆盖的商标撕掉。

这些假润滑油被卖到德阳、绵阳、成都、乐山等地。买到润滑油的销售门店再将假冒润滑油卖给广大车主。

截至目前,专案组先后在德阳什邡、旌阳,成都新都等地捣毁制假窝点4处,销售窝点26处,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9人,现场查获10余种假冒汽车用润滑油6000余桶、60余吨、假冒商标标识5万余张、油桶6000个,制假工具3台(套),液压叉车1台,电脑2台、监视器2台(套),价值1100余万元。

目前,该案已经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