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变速箱最可靠?老司机:还要看结构设计

许多人在选购汽车的时候,都会有意避开双离合变速箱车型而选择配有AT变速箱或CVT变速箱的车型,不少人身边也有许多“懂车人士”不断地在表示双离合质量不可靠,家用车尽量不要买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那么,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被国内消费者捧上“神坛”的AT变速箱有哪些独特之处,让它既赢了市场,又赢了口碑。

首先说明一点,变速箱的耐久性与稳定性除了跟变速箱形式有关以外,还跟机械、液压部件设计,机件精密度、材质,制造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如果仅凭形式就断定一台变速箱的优劣过于片面,因此车叔将从AT变速箱结构、运行状态等方面综合分析该变速箱结构的优缺点,让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用车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AT变速箱平顺的秘密

乘用车自动变速箱一般分为三种形式:AT、DCT以及CVT,还有一种“半自动”变速箱结构上与手动变速箱相似,但加入一套由电子结构控制换挡动作,靠电控系统自动操纵离合器,这种形式的变速箱称为AMT。其中,AT变速箱的含义为(液力变矩)自动变速箱,是目前最“古老”的变速箱类型,于1939年在美国市场大量普及。由于有液力变矩器的存在,该变速箱与发动机之间的连接并非刚性连接,而是通过流体耦合作用将飞轮输出端的能量传递给变速箱体内,由于是液体传动,动力传递较为平顺,不会有手动变速箱车型那样的顿挫感,因此深得消费者的欢迎。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包括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的泵轮,中间的导轮以及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的涡轮组成。油液会通过导轮按照规定流向推动涡轮转动,以此实现动力的传输。

泵轮为油液增压时需要消耗掉一部分动力,因此依靠液力变矩器传动会有一定程度的动力损耗。早期的AT变速箱完全采用液力变矩器传递动力,在高速行驶时动力损失过大,对能耗以及动力性能都有较大影响,后来由于发动机技术的进步,高转速工况下发动机平顺性已经非常好了,不需要缓冲,因此为了提高整体传动效率,不少车企在液力变矩器内部增加了一套电磁离合器。当发动机转速到达一定区间时,电磁离合器结合,直接将发动机动力传递给后面的变速箱,跳过液力变矩器,避免机械能损失。

AT变速箱的换挡机构

AT变速箱的换挡机构与手动变速箱非常相似,都是行星齿轮组,不同的是AT变速箱的前进挡是常啮合的,各前进挡的齿轮都将动能传递到行星齿轮架上,再通过油液改变行星齿轮排架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不同挡位的力矩改变。由于前进挡齿轮属于常啮合状态,AT变速箱在换挡时没有间隙,因此当各挡位齿比变化不大时,乘员几乎感受不到换挡动作。AT变速箱前进挡齿轮组常啮合状态也让齿轮磨损更加严重,因此AT自动变速箱中需要设计大量润滑油路来保证齿轮之间的润滑,同时利用变速箱油液清理出齿轮组中的金属碎屑。

由于化工业的进步,现在自动变速箱油能够在很长时间内为齿轮组提供保护,因此AT自动变速箱目前的使用寿命非常长,只需要根据自身使用情况更换变速箱油液,基本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车叔总结

优秀的AT变速箱可以实现高效传动的同时保证平顺性,有些机型还会依据油门踏板的节奏在一挡加速时实现电磁离合器完全锁止,提升动力表现,同时降低油耗。目前,ZF(采埃孚)8AT的品质最为出色,但其高昂的成本难以搭载到15万元以内的车型上,看似离普通消费者有些遥远。不过,随着韩国现代集团、日本爱信精机、美国通用集团的发力,其产品品质已经与ZF(采埃孚)8AT相差无几,在市场上掀起新一轮价格战。之后的文章中,车叔会为大家详细分析这几个企业研发的AT变速箱,细数他们的优缺点,以供各位选车时参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