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动力2019年度业绩发布 谭旭光发表讲话

一、潍柴动力2019收入增长10%,谭旭光又交出亮丽答卷

潍柴动力(000338)董事长谭旭光在3月27日上午的公司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晒出了2019年成绩单——营业收入1743.61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05亿元,同比增长5.2%。在汽车行业下行压力下,继续保持近两位数增长,在整个行业中非常少见。

二、谭旭光:中国重汽可以为潍柴带来10-20万台的发动机增量

围绕潍柴动力与中国重汽配套关系,谭旭光说,中国已经走入了客户在选择发动机时代,跟欧美是不一样的,发动机配套不是主机厂想用谁的就是谁的,而是由客户选择。

山东重工战略重组中国重汽已经完成,也就是说潍柴动力与中国重汽上市公司是兄弟关系,这种重组肯定会带来协同效应,但不是为了卖发动机。未来中国重汽将会使用潍柴的发动机,各项产品公告已经全部完成。同时也不影响中国重汽的MC11、MC13两款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可与潍柴10.5H 460马力以下的发动机形成非常有优势的产品组合。另外中国重汽正在全力发展中卡和轻卡,中卡和轻卡的发动机,将会全部使用潍柴动力的发动机,也就意味着潍柴在中国重汽的配套量将释放10-20万台,与此同时中国重汽MC11、MC13这两款发动机也会同比大幅度提升。

三、谭旭光:继续看好未来3-5年重卡行业发展

去年重卡行业创造了历史新高,年初我的判断是110万台左右,这个数字应该说是符合我们的预期。未来3-5年,我认为不会有大的变动,即便是当前发生的疫情,这里面有这么几个因素。

第一,我们的国三发动机现在全中国还有200万台,就是国三淘汰车,未来三年内一定会全部退出,这带来一个增量;第二,中国政府在疫情后时代,肯定要出台适度地宽松货币政策,提高大型基建工程的投入,这对于我们来讲也带来了一定的机会;第三,未来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也就是我讲的从低价值竞争向产品创造价值竞争的转型。谁的发动机最省油、最高效、最挣钱,客户就会选择谁。

四、谭旭光:再谈竞合理念和管控方针

五、谭旭光:潍柴全系列国六发动机已全部准备到位

针对国六发动机新产品,谭旭光说,现在潍柴的国六新产品已经是国内一流水平,今年具备了商业化条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将在合适的时候向社会发布。

围绕排放法规,谭旭光认为这几年国家提出的排放法规要求是对的,但是要有规划,不能今天下通知明天就要求企业实现。中国的市场不是靠潍柴一家,要全行业发展,潍柴已经具备满足国七排放标准的能力。

疫情发生后,国六是否按期实施,我不好预测。但是对潍柴来讲,排放法规实施的越早我们就越有优势,我们每年这么多的研发投入早就做好了准备。有些发动机公司连产品标定的投入都承受不了,标定一款产品要花巨大的成本,你们分析一下全世界的柴油机厂差距越来越大。

六、谭旭光: 不要把人工智能妖魔化,没有坚实的基础管理基础,谈人工智能就是狗屁!

围绕人工智能,谭旭光坦言,大家不要把人工智能妖魔化,人工智能不是能够治百病的,我们还是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人工智能。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首先要有坚实的管理基础,如果没有坚实的管理基础,谈人工智能那都是狗屁。制造业一定要算好人工智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

现在潍柴在智能制造走在前列,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高效地节约资源。潍柴也成为国家工信部最早一批的示范基地和全球“灯塔工厂”。

、谭旭光:潍柴未来要保持10%的稳定增长

我们(山东重工)确立了2025年实现一千亿美元,2030年实现一万亿收入的目标。发动机肯定要做到200万台,变速箱要做到200万套,驱动桥要达到200万根,液压动力总成包括CVT要做到10万台套,陕重汽未来达到20万辆重卡,包括凯傲集团发布的中期战略,这些都将支撑我们每年能保持10%稳定增长的目标。

八、谭旭光:大缸径发动机未来3-5年将占发动机板块盈利30%-40%

潍柴动力(000338)董事长谭旭光在3月27日上午的公司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大缸径发动机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的优势,公司产品进入市场将给行业全球格局带来变化,未来3-5年,大缸径发动机将为发动机板块贡献30-40%的盈利。大缸径发动机是指500马力以上到1万马力的发动机,全球市场需求在15万-20万台,毛利率很高,具有垄断性。过去这个市场主要被卡特彼勒、康明斯、MTU、约翰迪尔以及日本的三菱等企业掌控。公司收购法国博杜安公司后,掌握了大缸径发动机的产品研发,利用10年时间,全系列完成了大缸径发动机开发,投资也已经完成。现在已经和全球前15的发电设备OEM厂提供发动机配套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